土家语的差比句
本文关键词:土家语的差比句
更多相关文章: 差比句 土家语 比较主体 比较基准 标记 形容词 语序类型 比较结果 汉语影响 比较项
【摘要】:土家语差比句的固有格式为"乙+甲+A+niε~(55)"和"乙+甲+A+Ng"。其主要特点是:比较主体位于比较基准之后,基本上属纯语序差比句,在藏缅语族中较为特殊。受汉语影响,土家语还产生了"甲+pi~(53)比+乙+A+niε~(55)"的格式,其特点是语序与汉语趋于一致,从属标注"pi~(53)比"和核心标注"niε~(55)"同现。
【作者单位】: 湖南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差比句 土家语 比较主体 比较基准 标记 形容词 语序类型 比较结果 汉语影响 比较项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C740109) 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的资助
【分类号】:H273
【正文快照】: 差比句是用来比较甲乙两事物之间高下的比较句,是语言类型学研究的重要参项之一。差比句构成成分的语序,与动宾语序和介词类型密切相关,,是重要的类型指标。从结构上看,差t匕句通常包含t匕较项(eomparative parameter)、比较结果(adjective,A)和比较标记(marker,M)。比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启群;湘西州汉语与土家语、苗语的相互影响[J];方言;2002年01期
2 李启群;;汉、土家语的接触对土家语的影响——龙山靛房土家语音系变化之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李启群;鲁美艳;;他砂汉语的比较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胡素华;凉山彝语的差比句[J];民族语文;2005年05期
5 王双成;;西宁方言的差比句[J];中国语文;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青;陈玉洁;;汉语指示词语音象似性的跨方言考查(下)[J];当代语言学;2009年01期
2 潘国东;;恩施话中的一个土家语底层[J];大舞台;2011年10期
3 汪增阳;黔江方言初探[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陈廷亮;杜华;;土家族语言文化概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李启群;湘西州汉语与土家语、苗语的相互影响[J];方言;2002年01期
6 王双成;;青海西宁方言的给予类双及物结构[J];方言;2011年01期
7 朱艳华;;土家语定中语序的类型学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天元;异族语词诠释规范化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房艳平;高蒙蒙;;侗语差比句类型及其来源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陈心林;;族际通婚与族群关系——潭溪土家族的实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翟会锋;三官寨彝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梅军;濒危的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李星辉;湘南土话与湘南瑶语的接触和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红;指量名结构的语序及分布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鸿青;一般否定标记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安晓茜;贵州民族杂居村落语言兼用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向红;论当代土家族作家文学族群符码的建构[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5 刘建华;零动词存在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谢恩临;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下坳村汉语西南官话与壮语的相互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7 罗姝芳;恩施地区汉语方言中的土家语底层[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8 肖亚丽;黔东南方言语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左传;土家族史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王晓英;岩冲土家语的传承与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敏;张均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语言的互相影响[J];方言;1988年02期
2 汪国胜;湖北大冶方言的比较句[J];方言;2000年03期
3 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4 胡坦;;论藏语比较句[J];民族语文;1985年05期
5 贾f^儒;从青海汉语的几个方言词看语言间的接触影响[J];民族语文;1994年04期
6 戴庆厦,胡素华;彝语ta~(33)的多功能性[J];民族语文;1998年02期
7 贾拉森,正月;蒙古语和藏语某些格形式比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王双成;;“家西番”之称谓探源[J];西藏研究;2007年03期
9 何洪峰;黄冈方言的比较句[J];语言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志满;土家语交际功能的历时变化——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坡脚乡为个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谭志满;近50年来土家语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刘伦文;社会变迁中的土家语命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曹毅;胡经寻;;从土家语保存的现状看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土家语区访谈摘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胡经c&;曹毅;;试探土家语语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曹毅;;土家语环境分析及保护之管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向亮;;湘西土家语的类型学特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谭志满;;土家语的颜色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李启群;;汉、土家语的接触对土家语的影响——龙山靛房土家语音系变化之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军;;土汉接触与土家语高调的分化[J];中国语文;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珞;;有形、无形皆为宝——谈抢救武陵土家濒危珍稀文化[A];中国民族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曹志耘;;生存还是消亡:汉语方言面临的抉择[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邓华、冉光乾、肖红军;濒临失传的土家语有了传承[N];湖北日报;2006年
2 记者 向培东;小学教师学习土家语[N];团结报;2008年
3 王功尚 蒲哲 本报记者 孙文振;大山深处的土家语传承与坚守[N];中国民族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唐红丽;土家语研究存三大弱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张芳;书山未半仍须攀[N];团结报;2004年
6 郭军宁;“南部土家语文献记录及研究”课题进展顺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全力打造文化强州[N];团结报;2006年
8 胡冬梅;怎样用“业绩比较基准”挑选基金[N];证券日报;2005年
9 于善辉;基金业绩基准存在缺陷[N];中国证券报;2003年
10 黄元华;基金和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英;岩冲土家语的传承与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熊英;土家语衰落趋势刍论[D];广西大学;2005年
3 朱艳华;土家语定名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魏翠翠;土家语的类型学描写[D];南昌大学;2012年
5 周安现;湖南省龙山县靛房镇百型村土家语个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田静;仙仁土家语濒危现象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许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人对土家语的语言态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8 罗姝芳;恩施地区汉语方言中的土家语底层[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9 向亮;湘西苗语、土家语与汉语的称谓语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田丽;土家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6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7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