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定语欧化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5:33
本文关键词:《新青年》定语欧化现象研究
【摘要】:五四时期是汉语言由文言向白话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汉语受到欧化影响较大的时期。本文以当时重要刊物《新青年》为语料,以其中定语成分为研究对象,把它放在三个层次中加以讨论:一是纯粹的英语译文,二是到过欧洲留学的本国作家作品,三是未到过欧洲留学的本国作家作品。因此本文是从共时的语料出发,即根据作家作品受到西方语言影响的程度的不同,证明欧化程度存在差异。本文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确定与本论文相关欧化语法现象、定语的概念,随后简要介绍了近几十年来中西方学者对现代汉语语法欧化现象、《新青年》杂志及定语的研究成果,继而确定研究目标,最后介绍文字语料、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的内容为三种语料定语的欧化程度。定语的欧化一是定语的字数多,,二是定语的数量多、三是特殊的定中结构,即充当定语的材料以及定语修饰的对象跟汉语不同,如N的V,PP的V等。这一章主要从定语的字数多和数量多两方面展开,描述定语字数、数量在三种语料中的差异,并分析其产生如此差异的原因。 第三章就定语中两种结构进行研究,即“一+量词”构成的数量结构、“关于+宾语”结构。首先说明每一现象的古代汉语用法,意在说明语言本身的内部机制;之后描述这一现象在三种语料中的差异,即欧化的程度,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四章研究定语中的两个词语,即指示代词“这(个)”和结构助词“的”。通过频率统计的方法,比较其在三种语料中的欧化程度差异并证明该差异是欧化作用的结果。 《新青年》杂志处于汉语转型时期,通过描述欧化作用下的定语面貌并比较某一语法现象在三种语料中呈现差异,说明该现象属于何类欧化。三种语料存在欧化程度的差别,因而这项研究不仅对于我们得出制定语法规范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20世纪初汉语的发展情况,能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有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新青年》 定语 欧化 程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9
- 1.1 研究对象8-11
- 1.1.1 欧化语法8-9
- 1.1.2 定语9-11
- 1.2 相关研究综述11-15
- 1.2.1 研究现状11-15
- 1.2.2 本文研究范围15
- 1.3 文字材料及研究方法15-17
- 1.3.1 文字材料15-17
- 1.3.2 研究方法17
- 1.4 研究意义17-19
- 第2章 三种语料的定语欧化程度比较19-29
- 2.1 定语的字数及定语数量统计19-23
- 2.1.1 定语的字数19-21
- 2.1.2 定语的数量21-23
- 2.2 定语欧化程度差异及原因23-29
- 2.2.1 定语欧化程度差异23-24
- 2.2.2 定语欧化程度差异的原因24-29
- 第3章 定语中的“一+量词”和“关于+宾语”结构29-47
- 3.1 定语中的“一+量词”结构29-40
- 3.1.1 “一+量词”的早期用法29-32
- 3.1.2 “一+量词”的欧化程度差异32-34
- 3.1.3 “一+量词”欧化程度差异的原因34-40
- 3.2 定语中“关于+宾语”结构40-47
- 3.2.1 “关于”的早期用法40-41
- 3.2.2 “关于+宾语”的欧化程度差异41-44
- 3.2.3 “关于+宾语”欧化程度差异的原因44-47
- 第4章 定语中特殊词语“这(个)”和“的”47-57
- 4.1 定语中的指示代词“这(个)”47-53
- 4.1.1 指示代词的早期用法47-48
- 4.1.2 定语中“这(个)”的欧化程度差异48-50
- 4.1.3 “这(个)”欧化程度差异的原因50-53
- 4.2 定语中的结构助词“的”53-57
- 4.2.1 结构助词“的”的欧化程度差异53-55
- 4.2.2 结构助词“的”欧化程度差异的原因55-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62-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博;;《新青年》的翻译活动——多元系统论的阐释[J];才智;2009年32期
2 贺阳;;汉语主从复句的语序变化与印欧语言的影响[J];长江学术;2008年04期
3 林煜;;五四运动时期汉语语法欧化的主要特点[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4 吕文华;;影响定语带“的”的因素[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5 王汉生;;主谓河组充当定语的特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傅满义;;现代汉语定中语序的理据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宋琼;;新文学翻译的先驱——谈《新青年》中的文学翻译[J];成功(教育);2008年12期
8 李素秋;;现代汉语多重定语研究综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范伯群;;文学语言古今演变的临界点在哪里?[J];河北学刊;2009年04期
10 陈嵘;朱灵慧;;翻译的时代性——谈五四时期的翻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785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8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