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词类的实验研究呼唤语法理论的更新

发布时间:2017-09-03 23:16

  本文关键词:词类的实验研究呼唤语法理论的更新


  更多相关文章: 词类 儿童感知实验 脑成像 语法理论


【摘要】:有关词类的实验研究,同类实验得出的结论看似不同甚至相反,或者对实验结果缺乏合理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实验方法和实验任务的不同而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在解释实验结果时所依凭的词类理论有问题而造成的。文章介绍了与汉语词类研究有关的一组儿童感知实验和一组成人脑成像实验,说明对实验结果要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正确的结论有待词类理论的更新。就名词和动词的区别而言,需要建立"名动分立"和"名动包含"两种词类模式。不仅语法理论可以用来对实验研究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解释并得到相关实验研究的验证,实验研究也在呼唤语法理论的更新,从而反过来使实验研究得到改进和深化。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词类 儿童感知实验 脑成像 语法理论
【基金】: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资助编号:2012M510064)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1.引言与语言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如儿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等)常采用实验的手段对一些语言学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语言学词类问题的研究已经在行为感知、神经心理、脑电和脑成像等领域广泛地展开。就名词和动词两大词类而言,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得出的实验结果不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德熙;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 为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而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2 梁丹丹;韩笑;;名动分离原因综述[J];当代语言学;2010年02期

3 冯胜利;;韵律句法学研究的历程与进展[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1期

4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J];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1期

5 沈家煊;;从“演员是个动词”说起——“名词动用”和“动词名用”的不对称[J];当代修辞学;2010年01期

6 沈家煊;;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J];中国语文;2010年05期

7 张伯江;;双音化的名词性效应[J];中国语文;2012年04期

8 沈家煊;;朱德熙先生最重要的学术遗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9 杨亦鸣;梁丹丹;顾介鑫;翁旭初;封世文;;名动分类:语法的还是语义的——汉语名动分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J];语言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英杰;评《马氏文通》的接读代字[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张炜;刘民刚;吴为善;;吴语“Vv+A”韵律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张钟月;;英语句子的重音渗漏解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杨洪升,杨武元;使动式在现代汉语中的生命力[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5 宋伟;;汉字与面部表情及手机符号理解机制的ERP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管志斌;;超常规“O被X”结构体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秦华镇;“X化”结构构成限制及条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杜群尔;;现代汉语形式动词自身特征与一般动词比较[J];才智;2010年21期

9 高宁;;“V什么V”格式对动词的选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10 曾传禄;;汉语位移事件参照及其格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张洋;;汉语韵律的语篇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蔡莲红;王永鑫;杨鸿武;;韵律与语法、语义的协同处理[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冯建珍;;说“动词+得/个+形容词”[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2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乌吉斯古冷;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于泽;书面韵律信息的作用及其加工机制的即时加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邵磊;大连时尚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玉国;《型世言》处置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蔡雅思;“N_1(的)N_2”构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李秀娟;《吕氏春秋》形容词转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倩;汉语日源回归词[D];西北大学;2011年

8 赵丹丹;现代汉语“管”字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容书;“无X无Y”格式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裘洁;基于语料库的形式动词研究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熙 ,v缂孜,

本文编号:787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87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