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甘肃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2:10

  本文关键词:甘肃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甘肃汉语方言 指示代词 比较 特点


【摘要】: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历史悠久,是古今交通要地。现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共86个县、市、区,省会为兰州。甘肃汉语方言分属官话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和西南官话,本文主要研究甘肃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的指示代词。 本文研究主要使用的方法有调查法、描写法、统计法及比较法,以描写甘肃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的形式为主,辅以统计和比较,归纳出其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文章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介绍甘肃省的地理及人文概况、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范围、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及本文使用的特殊符号说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为甘肃中原官话和甘肃兰银官话指示代词的形式,分别从指人或物、指时间、指处所、指方式性状、指程度频率和其他指示代词六个方面分类描写;第四部分为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内外部比较,包括中原官话内部比较、兰银官话内部比较及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指示代词之间的比较;第五部分为指示代词的其他问题,包括指示代词层次类型的讨论、“个”做指代词的现象、合音现象及远指、近指代词的来源问题。
【关键词】:甘肃汉语方言 指示代词 比较 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72.2
【目录】: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5-9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1 绪论11-29
  • 1.1 甘肃省地理及人文概况11-14
  • 1.1.1 地理与行政区划11-13
  • 1.1.2 人口及民族13
  • 1.1.3 历史沿革13-14
  • 1.2 选题缘由及意义14-15
  • 1.2.1 选题缘由14-15
  • 1.2.2 选题意义15
  • 1.3 研究现状综述15-18
  • 1.3.1 古代汉语指示代词研究现状15-16
  • 1.3.2 现代汉语指示代词研究现状16-17
  • 1.3.3 方言中指示代词的研究17
  • 1.3.4 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研究成果17-18
  • 1.3.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8
  • 1.4 研究范围18-23
  • 1.4.1 研究对象18-19
  • 1.4.2 研究范围19-23
  • 1.4.2.1 甘肃方言的分区19-21
  • 1.4.2.2 本文所涉调查点21-23
  •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23
  • 1.6 研究方法23-24
  • 1.7 语料来源24-27
  • 1.8 本文所使用符号说明27-29
  • 2 甘肃中原官话指示代词29-63
  • 2.1 秦陇片指示代词29-50
  • 2.1.1 陇东小片方言指示代词29-36
  • 2.1.2 西汉水流域小片指示代词36-41
  • 2.1.3 白龙江流域小片指示代词41-44
  • 2.1.4 洮岷小片指示代词44-47
  • 2.1.5 陇西小片指示代词47-50
  • 2.2 陇中片指示代词50-59
  • 2.2.1 渭河流域小片指示代词51-56
  • 2.2.2 洮河流域小片56-59
  • 2.3 河州方言指示代词59-63
  • 3 甘肃兰银官话指示代词63-78
  • 3.1 兰州小片指示代词63-68
  • 3.2 古天小片指示代词68-70
  • 3.3 武张酒小片指示代词70-78
  • 4 甘肃汉语方言指示代词内外部比较78-110
  • 4.1 甘肃中原官话指示代词比较78-96
  • 4.1.1 指人或物的指示代词比较78-82
  • 4.1.1.1 特殊情况说明78-79
  • 4.1.1.2 中原官话区内部比较79-82
  • 4.1.2 指时间的指示代词比较82-85
  • 4.1.2.1 指时间的指示代词特殊情况说明82-83
  • 4.1.2.2 中原官话指时间的指示代词83-85
  • 4.1.3 指处所的指示代词85-88
  • 4.1.3.1 特殊情况分析85-86
  • 4.1.3.2 中原官话区指处所的指示代词比较86-88
  • 4.1.4 指方式、性状的指示代词88-92
  • 4.1.5 程度、频率的指示代词92-94
  • 4.1.6 其他指示代词94-96
  • 4.2 甘肃兰银官话指示代词内部比较96-106
  • 4.2.1 指人或物的指示代词比较96-99
  • 4.2.1.1 指人或物的指示代词的特殊形式96
  • 4.2.1.2 兰银官话区的内部比较96-99
  • 4.2.2 指时间的指示代词比较99-100
  • 4.2.3 指处所的指示代词100-102
  • 4.2.4 指情状、方式的指示代词102-104
  • 4.2.5 指程度和频率的指示代词104-105
  • 4.2.6 其他类指示代词105-106
  • 4.3 甘肃中原官话与兰银官话指示代词比较106-110
  • 4.3.1 指人或物的指示代词106-107
  • 4.3.2 指时间的指示代词107
  • 4.3.3 指处所的指示代词107-108
  • 4.3.4 指方式、情状、程度和频率的指示代词108-109
  • 4.3.5 其他指示代词109-110
  • 5 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其他问题110-123
  • 5.1 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层次110-116
  • 5.1.1 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的三分说110-111
  • 5.1.2 甘肃方言指示代词层次的表现形式111-115
  • 5.1.3 甘肃方言指示代词层次的讨论115-116
  • 5.2 “个”的合音及其充当指示代词的情况116-118
  • 5.2.1 “个”的合音形式116-117
  • 5.2.2 “个”做指示代词的情况117-118
  • 5.3 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考源118-123
  • 5.3.1 近指代词的来源118-119
  • 5.3.2 远指代词的来源119-120
  • 5.3.3 对近代汉语指示代词的传承120-123
  • 结语123-124
  • 参考文献124-126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126-127
  • 致谢1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振玉;;两周金文中的无指代词[J];长江学术;2006年03期

2 储泽祥,邓云华;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J];当代语言学;2003年04期

3 小川t癹9;苏州方言的指示代词[J];方言;1981年04期

4 项梦冰;;连城(新泉)方言的指示代词[J];方言;1992年04期

5 戴庆厦,傅爱兰;藏缅语的述宾结构——兼与汉语比较[J];方言;2001年04期

6 邢向东;神木方言的代词[J];方言;2001年04期

7 刘丹青,刘海燕;崇明方言的指示词——繁复的系统及其背后的语言共性[J];方言;2005年02期

8 李蓝;;汉语的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J];方言;2008年03期

9 张惠英;汉语方言代词研究[J];方言;1997年02期

10 曹广衢;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人称代词兼为指示代词的情况[J];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永超;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1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1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