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的思考
【摘要】:"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提出这一命题的前提以及"常用词"的界定却值得进一步讨论。目前常用词演变研究主要着眼于现代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探讨其产生、发展及其对历史上的同义形式的替换,常用词分布的演变以及双音常用词的演变研究有待深入。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所;
【关键词】: 常用词 命题 界定 古今同义词 分布
【分类号】:H13
【正文快照】: 经王力、张永言、蒋绍愚等诸位学者的大力提倡和实践,特别是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下简称《思考》)的发表,提倡从生僻词考证转到常用词研究,在词汇史研究中显示出重要的指导意义(李如龙2005),引起了学界对常用词演变研究的重视和兴趣,汉语常用词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王彤伟;常用词“疾”、“病”的历时替代[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王彤伟;;常用词焚、烧的历时替代[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黄树先;说“膝”[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5 史光辉;常用词“焚、燔、烧”历时替换考[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6 丁喜霞;训诂与词汇史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5年02期
7 金颖;;常用词“过”、“误”、“错”的历时演变与更替[J];古汉语研究;2008年01期
8 汪维辉;;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1期
9 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李如龙;百年中国语言学的两度转型[J];学术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宝安;西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郑春兰;甲骨文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莹莹;手部动作常用词的语义场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华;《说文段注》词义考释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富金壁;《王力〈古代汉语〉注释订补》补[J];北方论丛;2003年02期
3 卜师霞;张素凤;;文言与现代汉语复合词[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4 卜师霞;《史记》中“看”义类单音动词的历史比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卢凤鹏;;试论《说文》“类”的语言观[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颜洽茂;王浩垒;;汉语动词“遮”掩饰义的产生及其词义系统的演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杨华;查中林;;《孙子兵法》“以卒待之”考辨[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唐丽珍;;王力《古代汉语》通假字注释商补[J];长城;2009年04期
9 周克庸;;“卢牟”及其同族词词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彤伟;;常用词焚、烧的历时替代[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雨来;吴云芳;;对几种义项区分方法的讨论:以动词擦为例[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清平;“里”、“里面(头、边)”的共时历时考察及方位词的双音化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晓妮;古汉语物氃位移概念场词_Y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郜同麟;宋前文献引《春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姜兴鲁;竺法护译经感觉动词语义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诂》词_Y训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国飞;《文选》诗歌词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素娟;明代服饰词语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常荣;汉语“建筑”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郭冰洁;“还”的语义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邹黎黎;《世说新语》词缀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11年
8 黄成;上古汉语三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冀娜;《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副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罗曼;隋代墓妼词语专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杨凤仙;;从古汉语词“肉”谈常用词研究的重要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傅鉴明;扬雄的《方言》与历史比较语言学[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Z1期
4 赵振铎;两汉的经学和语言学[J];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5 林焘;北京官话区的划分[J];方言;1987年03期
6 罗杰瑞,梅祖麟;关于官话方言早期发展的一些想法[J];方言;2004年04期
7 丁邦新;;从历史层次论吴闽关系[J];方言;2006年01期
8 黄树先;郑春兰;;试论汉藏语系核心词比较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崔枢华;释男[J];古汉语研究;1991年02期
10 李玉;说“鸟”字的上古音声母及其词义变化[J];古汉语研究;199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纪文;《淮南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宗澈;《史记》量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其和;《史记》同义连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新春;睡觉类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李昊;《焦氏易林》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罗俊华;《吴越春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张焕新;《法言》复音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强;《韩诗外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龙丹;汉语“颜色类”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路阳光;;现代生活常用词[J];半岛新生活;2007年12期
2 杨世铁;;汉语常用词研究说略[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锦;语言研究所编出一批词典[J];辞书研究;1980年01期
4 许传海;掌握文言常用词的基本方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刘泽江;“其他”与“其它”[J];阅读与写作;1995年01期
6 江明镜;词类活用散论[J];昌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王东;“隅/角”历时替换小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徐望驾;;《说文解字》注释语言常用词的语料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蔡健;;论缩略语的界定及判定标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卫荣;颜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联想及翻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新春;顾江萍;;“人”“机”分词差异及规范词典的收词依据——对645条常用词未见于《现汉》的思考[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2 钱奠香;;汉语方言常用词“拉”“拿”的共时分布特点和语源分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侯敏;;语言监测与词语的计量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尹斌庸;方世增;;词频统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5 苏新春;;元语言研究的三种理解及释义型元语言研究评述[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尹斌庸;方世增;;词频统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戴仲平;;简论口头语体的特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8 王建设;;略论明本《荔镜记》的方言归属[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赵岩;;《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订补——以简帛文献为中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谭景春;;用品类名物词的释义方式[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路艳霞;《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面世[N];北京日报;2009年
2 记者 隋笑飞;词表收常用词5万余个[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教育部语信司;《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A系列《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发布[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许小念;《彝汉英常用词词汇》出版发行[N];四川日报;2009年
5 庞可慧;“期待”不“期待”,,观众说了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6 禹岩;民族所少数民族语言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书评人 贾作林;把散乱的语言还原为民族信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骆毅;古诗文中所见粤闽方言常用词举隅(下)[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9 记者 邢宇皓;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发布[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姚晓丹;多样化让语言更有活力[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飞;两汉常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彤伟;《三国志》同义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杨世铁;先秦汉语常用词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4 赖积船;《论语》与其汉魏注中的常用词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郭晓妮;古汉语物氃位移概念场词_Y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江傲霜;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芮东莉;上古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武建宇;《夷坚志》复音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五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新春;睡觉类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徐磊;汉语“跌倒”类常用词历史演变的描写与解释[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涵茜;常用词词义扩大与缩小的认知语义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明泽;几组汉语常用词的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黄成;上古汉语三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彤伟;《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闫从发;常用词义项演变研究举隅[D];西北大学;2005年
9 白利利;“睡觉”类常用词的历史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波;小学语文教材词汇构成及常用词使用状况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96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