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07 04:51

  本文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 大学语文 定位 双能对接 六步紧随


【摘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试图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项目驱动型重构,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独创的"双能对接"课程体系和"五步紧随"教学模式,以期对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 大学语文 定位 双能对接 六步紧随
【分类号】:H193;G712.0
【正文快照】: 如何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来发挥它的优势,挖掘它的潜力,整合并强化它的多效性教育功能,完成知识、能力、素质的转化,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2009年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试图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项目驱动型重构,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口头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黄永珍;;“水泥设备巡检与维护”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张桂玲;;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文学习兴趣淡薄分析及对策探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黄永珍;;“教学做合一”在《设备巡检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徐子芳;王金香;王庆平;;增强教学亲和力,提高教学质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黄水珍;;尊重学生个体 激活语文兴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7 张明晶;;80后青年语文教师的迷失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8 袁利;;浅谈素质教育下“和风细雨”式的德育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乔长青;;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于莹;;传承愉快教育思想,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王光龙;;叶圣陶论略读学习指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敖木巴斯尔;;蒙古族自主创新教育研究的探索历程和发展趋势[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联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摭谈[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吴才武;;浅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以小说为例的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明智;高校新资助政策及其实施的育人功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郑学莲;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判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倪晶;三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晗;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孟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施瑾;从学生素质角度探索研究性写作教学新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定位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2 吴鹏;;浅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J];科技资讯;2008年06期

3 史礼心;;《大学语文》教材综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周秀林;;浅“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弱化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2008年12期

5 李存兴;;给思想一片沃土 给心灵一个家园———对职业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反思[J];巴音职教;2006年04期

6 成海涛;;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7 郭笃凌;;大学语文课程的尴尬与困惑[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8 郭红欣;;功能与定位:面对高职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蔡雁彬;;论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出路[J];文教资料;2006年07期

10 王立新;;论大学语文的定位及应用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瑞华;;“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章文艳;;大学语文真能被遗忘吗?——浅析提升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祁峰;郭曙纶;;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与教材编写[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傅琼芝;;农业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陈以鸿先生谈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7 曲文吉;;浅析“大语”课中素质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8 彭泽润;;我看修辞中的辩证法和技巧[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伟凡;;参加全国财经院校语文研究会第25届学术年会心得[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10 马庆株;;高举语文现代化旗帜,促进汉语拼音科学发展[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林;大学语文莫成“高四语文”[N];文汇报;2007年

2 西北大学文学院 张龙;一部持中守正的上乘之作[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史灿方;大学语文改革的理念反思[N];光明日报;2007年

4 徐中玉邋口述 本报记者 张英 记录;徐中玉:大学语文三十年[N];南方周末;2007年

5 实习生 晋东;让人文精神渗透课堂[N];云南日报;2008年

6 南开大学 李扬;呈现与召唤: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余三定;新视角·新构架·新知识[N];文艺报;2006年

8 小庄;外研社以研讨会促大学语文教材建设[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系 宋书功;《大学语文》教学该怎样讲介《易经》[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徐中玉;《论语》和中国文化[N];解放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1978-2008)[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目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嫣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奇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玉蓉;关于分级构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设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媛;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莫志华;设计艺术类大学语文学习方略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彭新竹;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定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坤道;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于柱;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07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07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1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