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模型、语用标记和语境框架——语用意义的认知语用分析
本文关键词:认知模型、语用标记和语境框架——语用意义的认知语用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理论假设 实例分析 认知模型 语用标记 语境框架
【摘要】:认知语用学注重人类的认知规律,对语用意义的研究有所深化。本文在相关理论假设的基础上,以认知语用学的观点对现实语用的例子进行较细致的分析,认为生成和理解语用意义,需要探究人类深层的认知结构。由于大脑的"黑箱"装置,这种认知结构目前还在假设和构拟阶段。文章从认知模型的自主性、语用标记的提示性和语境框架的引导性三方面做了讨论。
【作者单位】: 浙江科技学院;
【关键词】: 理论假设 实例分析 认知模型 语用标记 语境框架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语用意义是语言使用中十分常见的现象,也是当代语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等着眼于规则的设定和逻辑的推理,对语用意义的生成与理解进行的分析,取得了不少成果。近年来,语用研究逐渐倾向于联系语用主体的心灵世界、主观意念来研究语用意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继伦;;谈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成才之路;2011年23期
2 樊中元;;谈语用教学中的情景运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林春波;丘林;;语用学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吴国富;普通话之于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意义[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罗玲;;英语语法教学中显性意义的基础性地位[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盘华;;对语文教学中“探究学习”的几点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徐富平;运用语用学理论解读《围城》文本的言外之意[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8 岑运强,程玉合;殊途同归:言语的语言学——兼同刘大为先生商榷[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杨相品;;透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吉林教育;2009年20期
10 章新传;陈颍;谢旭慧;;二十余年我国言外之意推理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曹建召;学校语文知识生产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汪振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燕;语境与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陶灵;中学语文修辞教学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渊乐;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枫;语用教学观指导下的语文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夏;《邓小平文选》中的公文语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延君;语感和中学语感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喻峰;论语文课在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兴玉;历史反思与生态建构—当代语感理论的认知基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超健;;言语交际中误解的认知阐释[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袁媛;;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4期
3 王晓菊;;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1年03期
4 钟艳;;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郭成;;汉语中转喻现象的认知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訾缨;赵秀凤;;转述话语中视角框架转换的实证研究[J];语文学刊;2008年03期
7 汤仕普;;交际意义的形成过程分析[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李延波;;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会话隐含与认知环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1期
9 王健,王安民;中小型英汉双语词典应设立完善的参见[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馥芳,张云秋;关于时间的形而上学思考——《时间结构》略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振宇;陈振宁;;怎样计算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方碧月;;整合中的幽默及其审美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陈晨;;从品克的认知模型看口译听辨与理解的微观过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菲露;;“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文斌;;同隐喻性·异隐喻性·主体性·主体间性·隐喻间性·主体自洽——对隐喻认知构建与解读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张亚军;;语用功能词及其词类归属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缪建明;张全;;基于HNC语境理论的句群处理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赵明慧;李平华;;“V+T+N”和“V+N+T”句式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佘晨光;;同传中的简洁原则与同传质量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唐瑞梁;汉语语用标记之语用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李洁红;指示语的认知模型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刘辰诞;结构和边界:语言表达式的认知基础[D];河南大学;2006年
5 王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贾晓庆;叙述文体学—理论建构与应用[D];河南大学;2009年
7 肖燕;时间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D];西南大学;2012年
8 范莉;儿童和成人语法中的否定和否定辖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丽;语用标记关联模式下中美父母拒绝子女请求策略的差异[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Xiao Liangrong;[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3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琴;语用标记等效原则关照下的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5 杜开怀;基于目的论的语用标记等效翻译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雪珠;多义网络的认知解读[D];湘潭大学;2006年
7 刘龙;事件域认知模型框架内语篇连贯的多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季英奎;汉语歧义广告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婉;汉语语用标记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倩;“无A无B”构式的认知语用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811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1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