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左传》人称代词与名词作定语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09 12:37
本文关键词:《论语》《孟子》《左传》人称代词与名词作定语之比较
【摘要】:先秦汉语人称代词数量繁多,分类有别,用法复杂,被学者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在先秦汉语语法研究中,人称代词作定语是否需加“之”来承接中心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本文将以《论语》《孟子》《左传》三本书为研究语言材料,通过对人称代词与名词作定语的比较分析,进而判定人称代词作定语是否加“之”。作好这项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古汉语代词体系,同时,为我们准确使用上古汉语人称代词打下基础。 本文主要以《论语》《孟子》《左传》三本书中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作定语时的特点,以及名词作定语的情况,最后将两者进行对比,得出先秦汉语人称代词作定语是否加“之”的结论。我们还将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频数统计法、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找出规律,最终得出可靠的结论。 通过考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先秦汉语名词作定语时,名词与名词间常常用“之”连接,而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很少发现人称代词与中心语间加“之”的情况。名词作主语后接谓语时,,主谓短语中加“之”形成偏正短语也是时常出现的。“所”字结构中,名词与“所”字结构常加“之”形成定中结构,而人称代词与“所”字结构形成定中结构时一般不加“之”。可见,先秦人称代词作定语加“之”起步很晚。 与汉魏六朝人称代词作定语比较,先秦人称代词作定语,无论是在动词词组还是名词词组前,亦或连接“所”字结构,人称代词后倾向不加“之”,而到了汉魏六朝,人称代词作定语加“之”屡见不鲜。 由此看来,先秦汉语人称代词作定语一般都不加“之”,加“之”的情况很罕见。
【关键词】:先秦汉语 人称代词 名词 定语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3
- 1.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3-15
- 1.3 提出问题和研究方法15-16
- 1.4 研究的范围和语言材料来源16-17
- 2 人称代词界定17-30
- 2.1 《论语》人称代词17-20
- 2.2 《孟子》人称代词20-23
- 2.3 《左传》人称代词23-27
- 2.4 本章小结27-30
- 3 《论语》人称代词作定语的分析30-38
- 3.1 人称代词作定语30-34
- 3.2 名词作定语34-37
- 3.3 本章小结37-38
- 4 《孟子》人称代词作定语的分析38-45
- 4.1 人称代词作定语38-42
- 4.2 名词作定语42-44
- 4.3 本章小结44-45
- 5 《左传》人称代词作定语的分析45-52
- 5.1 人称代词作定语45-49
- 5.2 名词作定语49-50
- 5.3 本章小结50-52
- 6 汉魏六朝时期人称代词作定语52-54
- 7 结语54-57
- 致谢57-59
- 参考文献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洪波;先秦汉语对称代词“尔”“女(汝)”“而”“乃”的分别[J];语言研究;2002年02期
2 姚振武;上古汉语第三身范畴的表达及相关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1年04期
3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本文编号:820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2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