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中国古典代表小说在国外的译介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9 20:04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代表小说在国外的译介与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古典小说 译介 影响


【摘要】:以中国六部古典代表小说在国外的译介和传播情况为基础,综述了中国古典小说在国外译介的历史,归纳了外国小说创作中的中国因素,阐释了中外文学之间的姻缘关系。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关键词】古典小说 译介 影响
【基金】:2012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当代作家作品在国外译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项目编号:12K127)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41;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中国小说创作源远流长。以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言小说唐传奇出现的历史年代推算,中国小说的历史也已经有1400多年。这期间出现的小说,从语言形式上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类;从内容上可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六大类。久远的创作历史和驳杂的题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弘;;《好逑传》在18—19世纪欧洲大陆的传播[J];文史知识;2006年10期

2 黄霖;大冢秀高;铃木阳一;;中国与日本:《金瓶梅》研究三人谈[J];文艺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运鲁;;《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1991-2007)(续)[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朱振武;谢秀娟;;《聊斋志异》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三十年[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张爱惠;;心理学视角下的修辞翻译——《红楼梦》回目英译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陈桐生;廖霞;;中国文学对外传播规律的思考[J];长江学术;2006年02期

5 李小龙;;中国古典小说回目对传教士汉文小说的影响[J];长江学术;2010年03期

6 张爱惠;;《红楼梦》回目中的修辞翻译对比研究——从修辞心理学谈起[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张威;;张培基散文英译中的情境再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黄澄华;;从悲剧心理学的角度看《水浒传》的悲剧意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陈琳;;《红楼梦》隐含视觉主体叙事学解析与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2期

10 冉诗洋;陈启明;;《红楼梦》两英译本翻译过程中的权力关系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绪兰;岳巍;;阿列克谢耶夫的聊斋小说人名俄译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绍祥;西方汉学界的“公敌”——英国汉学家翟理斯(1845—1935)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卫星;洪大容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化之关联[D];延边大学;2006年

7 付岩志;《聊斋志异》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7年

8 徐龙飞;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源;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钱纪芳;和合翻译观照下的服装文字语言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素素;论中国文化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欧丽婷;《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伦;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徐静;镜像与真相[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林涛;一分为三视域下的《金瓶梅》英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任黎明;小说语言风格在译文中的再现[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顾晓禹;基于“三美”理论的《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歌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王晶;创作角度下《女勇士》里华裔女性身份的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薛淑元;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情节微观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邵路燕;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的传播[D];温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才训;;论史传对古典小说的浸润——以《左传》为例[J];天府新论;2008年01期

2 何玉;孔艳娇;禹文芳;;浅谈《莎乐美》对“五四”时期戏剧的影响[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3 崔海妍;;白先勇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姻缘[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4 邓庆周;;翻译他者与建构自我——论拜伦、雪莱对苏曼殊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5 杨丽珍;;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1期

6 李淑玲;;济慈诗作在中国的译介、影响与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0期

7 袁荻涌;清末民初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8 庆振轩,车安宁;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草莽英雄形象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王园园;;浅论上古神话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2期

10 卢晓霞;;论中国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长义;;在复古文学观影响下的唐代小说理论[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2 舒耘华;;古典小说中的物化现象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永康;;浅议古代月景诗的表现手法引发的历史文化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娜;;叶君健与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接受[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洪淳生;;方腊宋江异同论[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6 余莹;;试论《红楼梦》对《镜花缘》的影响[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霍静廉;;浅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国内外的影响[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杨东甫;;试论诸宫调对北曲形成之影响[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9 卢明;;也谈水浒主题[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沙博里;李士钊;妙龄;;《水浒》新英译本前言及翻译前后[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永海;古典小说之当代接受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2 张伟;晚清译介的三种特色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何英(书评人);重塑中国式小说气质[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钟扬;陈独秀、胡适与出版家的一次联手[N];文艺报;2000年

5 林刚;解读的艺术与艺术的解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6 李云雷;疲劳的“魔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莫言 崔立秋;“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N];文学报;2006年

8 古耜;花开不并百花红[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822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22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f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