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安慰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22:40

  本文关键词:汉语安慰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安慰语 言语行为 语境因素 策略 语用失误


【摘要】:安慰行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安慰语是安慰行为的言语形式,说话人用来实施安慰行为的话语,能有助于减弱或消除听话人消极情绪从而使其心情安适。安慰语的有效表达还有益于身心健康,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行为是安慰行为,当且仅当:(1)话语言及听话人的消极情绪或引发听话人消极情绪的事件;(2)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因为某事产生了某种消极情绪,安慰听话人是必要的,相信通过话语能够达到安慰的目的;(3)说话人真心想要安慰听话人;(4)话语的表达是实施安慰行为的一种尝试,安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听话人的消极情绪,使其心情安适。汉语安慰语是用来实施安慰行为的汉语话语。汉语安慰语由四个部分构成:核心成分、辅助成分、附加成分和非语言符号成分。根据安慰者真诚与否、安慰内容的不同以及安慰语构成要素组合情况的不同三种标准,可以将汉语安慰语分成不同的类别。主体语境因素和客体语境因素从策略的选择、方式、内容以及效果这几方面制约和影响着汉语安慰语的表达。语用学视角下的策略是安慰时可供选择的方式,包括假信息策略、正言反语策略、幽默策略、人称指示语策略和把对方当第三方策略;心理学视角下的策略是安慰时可供选择的内容,包括情绪中心应对策略和问题中心应对策略。忽视交际对象、时机、话题或与交际对象对问题的认知有偏差是安慰语语用失误常见的几种情形。为了避免语用失误,需要加深对被安慰者的了解,培养元语用意识和训练移情水平。
【关键词】:安慰语 言语行为 语境因素 策略 语用失误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6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8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10
  • 二、研究现状10-15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0-13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15-16
  • (一) 本文的创新之处15-16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16
  • 四、语料来源16-18
  • 第一章 汉语安慰语的本质特征、构成和分类18-46
  • 一、汉语安慰语的本质特征18-27
  • (一) 安慰行为和汉语安慰语的定义18-21
  • (二) 安慰语与劝说语、鼓励语的对比分析21-23
  • (三) 安慰语的生成机制23-24
  • (四)安慰语的功能24-27
  • 二、汉语安慰语的构成要素27-37
  • (一)核心成分27-29
  • (二)辅助成分29-30
  • (三)汉语安慰语的附加成分30-33
  • (四)汉语安慰语表达时的非语言符号成分33-37
  • 三、汉语安慰语的分类37-45
  • (一)根据安慰者真诚与否而进行的分类37-38
  • (二)根据安慰语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类38-39
  • (三)根据安慰语构成要素组合情况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类39-45
  • 四、本章小结45-46
  • 第二章 汉语安慰语策略46-60
  • 一、语用学视角下的汉语安慰语策略46-52
  • (一)与合作原则相悖的策略46-49
  • (二)礼貌类策略49-52
  •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汉语安慰语策略52-58
  • (一)情绪中心应对策略53-54
  • (二)问题中心应对策略54-58
  • 三、本章小结58-60
  • 第三章 语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60-80
  • 一、主体语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61-72
  • (一)交际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61-65
  • (二)交际主体的知识背景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65-66
  • (三)性别差异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66-69
  • (四)年龄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69-72
  • 二、客体语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72-77
  • (一)现场情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73-74
  • (二)上下文语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74-76
  • (三)社会文化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76-77
  • 三、本章小结77-80
  • 第四章 汉语安慰语语用失误分析80-86
  • 一、语用失误80
  • 二、汉语安慰语语用失误及其原因分析80-84
  • (一)忽视交际对象而导致的语用失误80-81
  • (二)忽视交际时机而导致的语用失误81-82
  • (三)忽视了言语交际的话题而导致的语用失误82
  • (四)与被安慰者对问题的认知有偏差而导致的语用失误82-84
  • 三、本章小结84-86
  • 结语86-88
  • 参考文献88-92
  • 作者简历92-96
  • 学位论文数据集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跃平;;试论非语言符号的特性与表达功能[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曾凤英;窦秋萍;;安慰言语行为及其策略分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刘萍萍;;非语言符号的话语意义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杨易亦;;安慰语语用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5 李佳源;;心理安慰话语的选择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3期

6 钱敏贤;;礼貌原则对安慰用语的阐释与启示[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陈雅婷;;交际语境顺应与语内语用失误[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赵青;;安慰语语用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5期

9 彭慧;;言语交际中的安慰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娟;;日汉语安慰语比较浅析[J];双语学习;2007年09期



本文编号:833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33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