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程度副词“好”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流变

发布时间:2017-09-12 04:25

  本文关键词:程度副词“好”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流变


  更多相关文章: 程度副词 好不


【摘要】:程度副词"好"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唐宋时期尚带有南方方言色彩,元代已经成为纯汉语地区南北通用的词语,广泛使用于杂剧和南戏中。肯定式"好不"在元代虽已出现但用例较少,明清时期才频繁使用并沿用至今。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程度副词 好不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说文》“:好,美也,从女、子。”本义是指女子容貌美,引申为指一切的美好之义并虚化为程度副词。关于程度副词“好”产生时间和使用状况,前人有不同的看法。向熹认为“产生于宋代,元明普遍应用”[1](p120-122),蒋冀骋、吴福祥认为“始于唐,但还十分少见,入宋以后多起来”[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雪;;说《诗经》“终逾绝险”中的“绝”[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林雪;;说《孟子》“其良能也”中的“良”[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林雪;;说《荀子》“臂非加长也”中的“加”[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柴世森;;“最”只能修饰形容词吗?[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8期

5 曾思渝;;网络用语“严重”一词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6 彭坤;;《红楼梦》程度副词的分类描写[J];文学教育(上);2007年12期

7 宋玉珂;;程度副词“最”和“很”的用法[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刘文欣;;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程度、否定表现[J];学术交流;2007年08期

9 马真;“稍微”和“多少”[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3期

10 储泽祥;肖扬;曾庆香;;通比性的“很”字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程度副词“很”与“非常”[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付继伟;;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状况的考察与分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刘晓梅;;汉语贬义高义程度副词略说[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尹绍华;;浅谈羡余成分造成的语病[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郝敏;;现代汉语“不+NP”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国庆;;浅谈词类的辨认[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章新传;;余江话的“里”尾[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宁;苑春法;黄昌宁;;汉语名词和形容词的聚类算法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娟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留学生与本族人汉语程度副词使用情况浅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3 刘慧英;口语语病的两个语法成因[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李国华;也说“楼××”类ABB式新词[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5 徐斐;金华方言撷趣[N];金华日报;2005年

6 康丽丽;ABB式形容词初探[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沈锡伦;语言单位的搭配关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8 朱文献;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9 张仲景国医学院 沙恒玉邋沙涛;古医籍中的语序变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黄继林;说夯[N];扬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侃;现代汉语高量级程度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文杰;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危艳丽;汉英模糊量表达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国军;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瑞红;程度副词与动词的搭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殷相印;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崔四行;三音节结构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10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很”的偏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静;《敦煌愿文集》程度副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巫洁;《儿女英雄传》程度副词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朴闰柱;现代汉、韩程度副词的比较[D];清华大学;2004年

5 谢换玲;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程度副词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6 李颜弟;表程度范畴的负面语义源词语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7 周丽萍;程度副词对VP的选择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慧玲;闽南语“低量级程度副词+形容重叠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春光;韩中程度副词与动词的组合方式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邢娟;无为(牛埠)方言程度副词修饰状态形容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5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35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