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框架下的东汉时期汉语被动“为NP所VP”
本文关键词:构式语法框架下的东汉时期汉语被动“为NP所VP”
更多相关文章: 东汉时期 构式语法 “为”字被动式 “为NP所VP”
【摘要】:东汉时期,"为"字被动式异常活跃,成为标记被动主要形式,并以"为NP所VP"为主,其使用频率是"为"字式的87%,值得关注。以语言类型学的眼光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归纳和分析这一时期"为"字被动式中的典型构式"为NP所VP",通过释读构式中施事角色"NP"以及动词性成分"VP"的类型和语义特征,展示东汉时期汉语被动"为NP所VP"的概貌。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关键词】: 东汉时期 构式语法 “为”字被动式 “为NP所VP”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A740024) 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学生社科项目
【分类号】:H141
【正文快照】: 上古前期,汉语标记被动以“于”字式为主;春秋战国以后,被动标记形式丰富起来,有“于”字式、“见”字式、“为”字式和“被”字式。早期的“为”字式以“为NPVP”为主;西汉时“为”字式转而以“为NP所VP”为主;到了东汉,标记被动以“为”字式为主,并以“为NP所VP”为常,其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月圆;杨素英;高立群;张旺熹;崔希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被”字句习得的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贤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学习者语言分析方法述评[J];汉语学习;2009年06期
2 周文华;肖奚强;;基于语料库的外国学生“被”字句习得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王芸华;;“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的实现[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尹洪山;杨连瑞;;终结性情状参数的习得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02期
5 唐淑宏;;光杆动词“被”字句存活条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桂孟秋;;面向留学生的“被”字句语用教学——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易焱;;英汉语被动化的概念基础[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8 彭淑莉;;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缺失类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3期
9 刘姝;;日本学生“被”字句习得偏误调查与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3期
10 梁德惠;;近30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习得考察与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凤霞;古代汉语标记被动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倪蓉;现代汉语作格交替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李兰霞;荷兰学习者习得“了”的动态变异考察[D];北京大学;2012年
6 余敏;韩国留学生现代汉语复句习得及选择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邵菁;认知功能教学法:理论、设计和程序[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思海;《醒世姻缘传》“被”字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杨晨光;日本学生“被”字句习得偏误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付小琴;对外汉语初级教材语法点的选用与编排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桂孟秋;基于“小三角”理论的“被”字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素凤;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被”字句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高芸;留学生“哪”系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美淑;韩国学生“被”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方案[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卓;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特殊句式教学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耿直;被字句动词组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10 祁晓倩;对外汉语视角中的被动句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素英;从情状类型来看“把”字句(上)[J];汉语学习;1998年02期
2 黄月圆;杨素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把”字句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3 张伯江;;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J];中国语文;2001年06期
4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珍;;英语移就的艺术理据性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6期
2 万兰芹;;构式语法的解释力——以汉语中三种特殊的双宾句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何爱晶;陆敏;;去粗存精 取精用弘——构式语法研究概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唐立君;;构式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董娜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浅析关联理论与构式[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褚纬纬;;基于构式语法的双及物构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0年34期
7 李勇忠;祈使句语法构式的转喻阐释[J];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8 张磊;张瑞虹;;构式语法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可能性[J];考试周刊;2007年38期
9 王海峰;;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构式特征[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10 孙荣荣;;构式语法视角下的使役结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承泰;;东汉时期货币铸造及管理机构的探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一期[C];1999年
2 高波;;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把字结构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李从明;胡莎可;;渔猎博戏镜浅析[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4 余鸣谦;;谈明代斗拱的演变[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5 李云靖;;“NP+的+VP”结构的构式语法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任义玲;;南阳汉画中的外来文化探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邹志谅;;六朝钱币双面陶范制作工艺推断[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8 宋宝善;;东汉京都洛阳的学校教育[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陈思亮;;继承和发扬自主创新精神 加快实现造纸工业现代化——纪念蔡伦发明造纸术1900周年[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杨懋暹;;纪念蔡伦的丰功伟绩[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雁芬;东汉时期洱海地区房屋建筑工艺管窥[N];中国文物报;2010年
2 记者 王朝霞;踏实墓发现珍贵子母阙[N];甘肃日报;2005年
3 记者 万斌;丰城发现东汉时期古城遗址[N];宜春日报;2010年
4 樊书海;河北鹿泉发现汉代贵族墓葬[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卫辉市博物馆 孙海燕;东汉名士、汲令崔瑗及其座右铭[N];新乡日报;2008年
6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杨哲峰;从陵到冢——关于东汉“懿陵”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杨忠文 胡均 付蕾;安徽淮北发现东汉时期砖石混合框架结构墓[N];中国文物报;2005年
8 通讯员 陈主权;蕲春发现东汉时期古城遗址[N];黄冈日报;2005年
9 记者 史颂光 通讯员 成利军;济源发现东汉“小康家庭”墓葬[N];河南日报;2006年
10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雪松;英语句子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3 顾鸣镝;汉语构式承继关系及其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爱朴;英语虚化动词结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6 聂济冬;东汉士林风气与文学发展[D];山东大学;2006年
7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石彦霞;《纪效新书》句法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绪可望;汉英空间构式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蓉;构式语法视角下“起来”中动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沈冲;从汉语儿童语言习得角度浅谈构式语法[D];辽宁大学;2011年
3 黄巾格;“被+X”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李小乐;基于构式语法的中英文网络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高;质疑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刘奇;基于构式语法的“A倒A”结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7 李雯雯;东汉时期河南地区出土多枝灯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张文凭;构式语法下的英语长句汉译[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南世锋;英语中动结构施事句法删除的构式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王娟娟;现代汉语存现句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1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5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