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生态语言学视阈下的网络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1:02

  本文关键词:生态语言学视阈下的网络语言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语言学 网络语言 语言生态系统


【摘要】: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带来了新视角。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后现代主义思潮加速了此系统的动态平衡,也给现代汉语的规范性、相对稳定性和文明性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和接受网络语言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网民更好地了解网络语言,用发展的理念去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运用和网络交际能力,最终促进整个语言生态系统平衡与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 网络语言 语言生态系统
【基金】:2013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经济外语与外语经济:河南经济发展与省内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互动研究”(132400410135)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近20年来,互联网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1]庞大的网民群体使得网络交流更加活跃。作为网络文化载体的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强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学界从修辞学、文体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单辉;;汉语危机的生态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朱风云;英语的霸主地位与语言生态[J];外语研究;2003年06期

3 张青荣;;网络语言的生态语言学审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金志茹;;试论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规范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牟之渝;;心智哲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新探[J];外国语文;2012年02期

6 刘春丹;;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7 于全有;裴景瑞;;“火星文”涌生的语言社会文化现象[J];文化学刊;2008年02期

8 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9 李晓琳;;后现代主义与网络语言[J];语文建设;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鹤璇;;天雷滚滚火星文——兼论中学生用语规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2 梁丽娟;李建华;;生态视角下中日母语和外语关系规划比较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徐国辉;;生态学对成人英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谢群草;;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王艳萍;;生态语言学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改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6 周晓梅;;全球化进程中英语的传播及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7 孟祥春;;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语言生态危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林有苗;;论我国新一轮语言普查的多重科学意义[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崔桂华;齐洪英;;生态语言学:语言系统的生态学视角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刘爱华;;生态翻译学之“生态环境”探析[J];东疆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倩;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蔷;英语霸权的历史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徐波;当代英国海外英语推广的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吴文;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杨玉;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鹤瑞;2000-2009年我国网络语言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倩倩;从传播学视角探析网络暴力现象[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秀平;汉语国际推广视角下的韩国语推广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陈文婷;网络语言的符号生成方式及其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阮霖;《南方都市报》的语言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李敏;浅探梅光迪语言思想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1年

7 毛玉娟;从文化生态视角看中国大学的英语文化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韩葵花;迟子建作品的生态语言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裴丽霞;基于EDA之上的生态批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覃炜斐;浅谈土著语言及传统知识的现代价值[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泽润;“英汉双语教学”跟“国家汉语战略”矛盾——语言学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庆株教授访谈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沈晓静;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J];成都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单辉;;汉语危机的生态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马静;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王妍;;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网络语言的特征[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蔡曙山;;20世纪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的发展走向——以塞尔为例[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7 杨晴;范煜熙;;“给力热”语言现象的学理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徐盛桓;;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汤玫英;;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科学规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涌;;要正视网络语言的“革命”[J];中国信息界;2005年01期

2 孙宏吉;路金辉;;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研究述评[J];青年记者;2008年33期

3 何婷婷;刘云;;网络语言研究蓄势待发[J];长江学术;2007年01期

4 于丹丹;;网络语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J];文学教育(上);2009年03期

5 沈映梅;;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外语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刘洁;;环境保护的又一视角——生态语言学对环境恶化的解释[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7 汪磊;陈章太;;语言工具变体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以网络语言为视点[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3期

8 黄影妮;;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视角下的外语课堂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9年06期

9 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黄知常,舒解生;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鹤瑞;2000-2009年我国网络语言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宫淑瑰;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罗猛;网络语言的跨媒体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李立新;网络语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贺珍;社会语言学视角的俄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付丽娟;语言多样性的生态语言学角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乐;汉语语境下网络新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魏斌;网络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高玲;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朋建;网络语言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56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56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