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基于CMS的反语认知语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1:35

  本文关键词:基于CMS的反语认知语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反语 概念整合理论 语用模型 相邻连续统 激活扩散 CMS模型


【摘要】:反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地使用反语。反语既普遍又特殊,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如修辞学视角、心理学视角、语言学视角等对反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语言学视角中,认知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研究对象为言语反语,这种反语指言者和听众通过言语交流产生的具有反讽效果的语言,,不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目标为建立一个对反语识解机制有更强阐释力的新模型。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反语所作的研究。第三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并详细讨论了CMS模型的建立过程。第四章定性分析反语的识解机制,以说明新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五章总揽全文。 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BT)对意义建构和理解具有强大解释力,但该理论也存在一定不足:输入空间之间如何连接,跨空间的选择性映射如何规定,层创结构如何产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详细讨论。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该论文旨在运用语用模型推理理论(MMPR)和激活扩散理论(SAT)来修补概念整合理论,并运用修补后的新模型(CMS)为反语识解机制提供新解释。研究发现,反语识解机制可以表现为:输入空间、类属空间通过激活扩散模型进行连接,并为跨空间映射提供规则;而在合成和完善过程中,通过正反相邻连续统激活相关背景知识,从而得出言者的反讽意图。CMS模型更清晰地解释了反语识解的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对反语的解释力。
【关键词】:反语 概念整合理论 语用模型 相邻连续统 激活扩散 CMS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Acknowledgements7-8
  • TABLE OF CONTENTS8-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3
  • 1.1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10
  • 1.2 Rationale of the Research10-11
  •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11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11-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27
  • 2.1 Introduction13
  • 2.2 Irony Revisited13-17
  • 2.2.1 Definition of Irony13-16
  • 2.2.2 Classification of Irony16-17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Irony17-26
  • 2.3.1 Traditional Studies on Irony18-20
  • 2.3.2 Semantic Studies on Irony20-21
  • 2.3.3 Pragmatic Studies on Irony21-22
  • 2.3.4 Cognitive Studies on Irony22-24
  • 2.3.5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24-26
  • 2.4 Summary26-27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7-59
  • 3.1 Introduction27
  • 3.2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BT)27-38
  • 3.2.1 Basic Notions of CBT27-30
  • 3.2.2 Network Model of CBT30-31
  • 3.2.3 Basic Process of Blending31-33
  • 3.2.4 Basic Types of CBT Networks33-37
  • 3.2.5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CBT on Irony37-38
  • 3.3 Model-Based Pragmatic Reasoning Theory (MBPR)38-50
  • 3.3.1 Some Basic Terms38-43
  • 3.3.2 Explicature-implicature Reasoning Framework43-45
  • 3.3.3 Autonomy-dependency Analysis Framework45-50
  • 3.3.4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MMPR on Irony50
  • 3.4 Spreading-Activation Theory(SAT)50-53
  • 3.4.1 Basic Notions50-52
  • 3.4.2 Networks of SAT52-53
  • 3.4.3 Basic Process of SAT53
  • 3.4.4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SAT on Irony53
  • 3.5 Modifications of CBT53-57
  • 3.5.1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mending CBT53-55
  • 3.5.2 The CMS Model55-57
  • 3.6 Summary57-59
  •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the CMS Model59-72
  • 4.1 Introduction59
  • 4.2 Analysis of Single-Frame Network-Based Irony59-63
  • 4.3 Analysis of One-Sided Network-Based Irony63-67
  • 4.4 Analysis of Two-Sided Network-Based Irony67-71
  • 4.5 Summary71-7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72-74
  • 5.1 Summary of the Study72
  • 5.2 Main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72-73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73-74
  • References74-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光;反语理论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涂靖;反讽的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2004年02期

3 徐盛桓;;自主和依存——语言表达形式生成机理的一种分析框架[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4 徐盛桓;;相邻与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赵虹;;论Yus对反讽的认知语用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01期

6 张立新;;概念整合的主体间性模式及其对幽默的诠释——以视觉—言语幽默为例[J];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7 赵虹;;试析小说反讽交际中多源语境信息的激活[J];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01期

8 胡加圣;;反讽理解的语境激活和最佳可及性标准——《傲慢与偏见》反讽话语之关联理论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8期

9 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徐盛桓;;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872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72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e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