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译毛泽东诗词的视觉化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5:47
本文关键词:许译毛泽东诗词的视觉化现象研究
【摘要】:毛泽东诗词以其独有的语言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但是在翻译实践中,由于受到语言形式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译者会遇到翻译难题,如毛泽东诗词中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难以传达。因此,译者需要调动自身的认知能力解决难题。 视觉化作为一种意象认知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译者摆脱语言与文化的限制,有效解决因文化意象差异引起的翻译受限问题。译者在构建原文意义和译文意义过程中,依据百科知识,,使用原型、场景-框架作为提示性手段,确定视觉化的认知路径,激活相关场景和对应的框架,最大程度地保留原作风格特色,再现原作的文化内涵。 因此,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场景-框架两种提示手段,采用描写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视觉化在许译毛泽东诗词中的运用,探讨了在文化冲突与不冲突两种环境下,许译毛泽东诗词中的视觉化现象及其有效翻译方法,为解决因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受限问题提供一种方法,期待能更好地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本文从无冲突和有冲突两个方面探讨许译毛泽东诗词中视觉化的认知过程。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无冲突的情况分为三种:目标语文化中无意象;原语在目标语文化中激活对等的表达以及意象;原语在目标语文化中表达不同但意象对等。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冲突的情况分为两种:原语和目标语表达对等但意象不同;原语和目标语表达不同且意象不同。 当目标语文化中缺失相应的意象时,译者采用视觉化的方式将原文本中的意象移植到目标语文本中。具体来说,受到现实世界和原文的影响,译者看到原文就在头脑中激活了相应的场景,根据原型性的高低选择最贴合原文意象的图片,生成目标文本的意象,继而最终产生目标文本。在此过程中,译者主要采取直译、音译、加注等翻译方法。 当目标语中存在对等的意象及其表达时,译者可以直接使用对等的表达。即,在原语激活场景后,译者根据原型程度的高低,在目标语文化中选择可以产生对等意象的场景,依次生成目标文本意象及其目标文本。译者在此情况使用直译。 当存在表达不同但意象对等时,译者在目标语文化中找到与原文意象相符的目标意象。具体说来,受到现实世界和原文的影响,译者在视觉化后在头脑中生成相应的场景或图片。然后,译者挑选最符合原文意象并能被目标读者所理解的图片。基于被选的图片,译者产生目标文本意象,进而生成目标文本。作者发现译者在此情况下主要使用意译的方法以期在译语文化中达到共鸣。 当目标语文化中存在对等表达,但其所用的意象不同时,译者可以使用视觉化处理此问题。即,对原文进行视觉化操作后,译者在头脑中产生场景,根据原文的意象选择对应的场景,而非选择目标语文化中现有的带有冲突意象的表达。在此之后,目标文本的原型意象及其目标文本陆续生成。通常,加注适用于处理此种问题。 原文在目标语文化中激活另一意象,其所表达的内容和意象均不同。当面临这种情况时,译者应该根据原文的原型意象重新选择场景及其图片,基于所选图片生成目标意象,最后生成目标文本。加注和意译适合处理此情况。 视觉化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可以用来处理文化意象词汇的翻译,对于减少文化冲突,更有效地传达意义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视觉化 毛泽东诗词英译 场景-框架 原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9
【目录】:
- Abstract5-8
- 摘要8-12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2-20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6
- 1.2 Research objectives16-17
- 1.3 Research methods17-18
-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18
-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8-20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0-25
- 2.1 Researches on Xu Yuanchong 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ao Zedong s poems20-22
- 2.2 Researches on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22-25
- 2.2.1 Researches on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abroad22-23
- 2.2.2 Researches on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at home23-25
- Chapter 3 Cognitiv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25-41
- 3.1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25-27
- 3.2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27-29
- 3.3 Two heuristic means29-37
- 3.3.1 Scenes-and-frames30-33
- 3.3.2 Prototypes33-37
- 3.4 Treatment of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in two situations37-39
- 3.4.1 Treatment of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in non-conflicting situations37-38
- 3.4.2 Treatment of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in conflicting situations38-39
- 3.5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39-41
- Chapter 4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in Non-conflicting Situations41-60
- 4.1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when no image exists in the target culture41-47
- 4.1.1 Transplantation of cultural customs42-44
- 4.1.2 Transplantation of cultural allusions44-46
- 4.1.3 Transplantation of cultural images46-47
- 4.2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when an equivalent image is activated with an equivalent expression in the target culture47-52
- 4.2.1 Transference of cultural allusions48-49
- 4.2.2 Transference of cultural images49-52
- 4.3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when an equivalent image is activated with a different expression in the target culture52-60
- 4.3.1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s52-56
- 4.3.2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allusions56-60
- Chapter 5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in Conflicting Situations60-71
- 5.1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when a different image is activated with an equivalent expression in the target culture61-67
- 5.1.1 Transferring cultural images61-65
- 5.1.2 Transferring cultural customs65-67
- 5.2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when a different image is activated with a different expression in the target culture67-71
- Chapter 6 Conclusion71-75
- Bibliography75-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78-79
- Acknowledgements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继红;探寻完美的表达形式──读许渊冲译《毛泽东诗词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刘明东;;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董俊峰;许译《毛泽东诗词选》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4 李正栓;陶沙;;国外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王亚美;;从认知语言学看视觉化翻译——以诗歌翻译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6 戴丽娟;彭利元;;认知语言学关照下毛泽东诗词视觉化翻译探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10期
7 屠国元;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妥协与补偿[J];中国翻译;199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开容;翻译中的框架操作[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6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7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