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河北方言俚语解读
本文关键词: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河北方言俚语解读
【摘要】:方言俚语既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俗事象。在河北地区传统的婚姻习俗、丧葬习俗和生育习俗中存在着丰富的方言俚语词,这些方言词与当地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事象。在河北地区还有一些民俗是因语言崇拜、禁忌等约定俗成而来的,最为典型、生动的是习俗中禁忌语与吉祥话的形成。
【作者单位】: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方言俚语 民俗文化 语言禁忌
【基金】: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传媒方言在地域文化建设上的效用研究》(ZH0839)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一、方言俚语与民俗文化之互动关系“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民俗现象,它是民族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格式化的语言行为,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现象”[1](P116—117)。同时,“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2](P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赓;;浅谈东北方言年俗的社会文化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2 刁统菊;山东民俗和方言[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存芳;;民族地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探讨——加快发展和壮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力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朱翠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万德权;陈兴亮;;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孙显元;;中共两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呼致伟;;解读七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永进;;城市创新的结构与符号逻辑——城市创新经济结构体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路线图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黄汉忠;;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黄荣生;;汉、英姓氏文化差异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嘉;英语语调实验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郑伟;民间传统体育赛事对乡镇、街道(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伟娜;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晓;语言符号与货币的通约性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荣国;;’92荣成国际渔民节渔俗五则[J];民俗研究;1992年02期
2 孟庆泰;淄博地区的语言崇拜与习俗[J];民俗研究;1994年03期
3 曲彦斌;略论语言与民俗的双向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汝建;塔布心理对语言修辞的影响[J];民族语文;2002年04期
2 郭沈青;语言禁忌对语言系统的影响[J];阅读与写作;2003年12期
3 邢榃晨;;中英语言禁忌及其文化对比[J];考试周刊;2008年15期
4 王小敏;论说“语言禁忌”[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裴艳丽;张学丽;纪亚品;;从中英文语言禁忌看中西文化差异[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矫福军;;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6期
7 辛竹;;语言禁忌[J];读书;1986年04期
8 梅立崇;;汉语的语言避讳琐谈[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1期
9 李杰;语言禁忌与语用失误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04期
10 黄宇鸿;《说文解字》与居住民俗文化——《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六[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勇卫;;谚语——一种民俗文化的审美形态(摘要)[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扬涛;;拇指多米诺——手机言语短信的文化考察[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郭锦桴;;闽南人外迁及其方言文化的流播[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民研 整理;中国民俗语言学研究日趋成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白江宏;蒙语蒙古文化学者郭雨桥要走遍“蒙古地”[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3 本报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朱丹;在多元化中引领主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姚文放;话语强权与话语抵抗[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钱乃荣;传承上海话,,就是传承上海文化基因[N];解放日报;2005年
6 何池;俚语通两岸 乡音诉亲情[N];闽南日报;2007年
7 陈正统;《闽南话漳腔辞典》对文化遗产记忆保护的尝试[N];闽南日报;2007年
8 王超然;语言关乎城市品质[N];长江日报;2007年
9 刘菲;孔子学院 风靡全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记者陈静莹;将方言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予以保护[N];汕头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宜凤;明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红;中国古代文字崇拜现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琰;民俗文化对口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邵娟;枣庄方言词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文娟;论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的选用[D];西南大学;2007年
5 赵子阳;内蒙古西部区方言詈词与民俗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禁忌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杨莉莉;跨文化交际中中英语言禁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刘磊;汉维语言禁忌比较[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梦笔;长沙方言俚语使用情况及认知态度调查[D];中南大学;2011年
10 贺今昱;从英汉语言禁忌看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7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8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