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意向性解释视域下的隐喻

发布时间:2017-09-25 18:19

  本文关键词:意向性解释视域下的隐喻


  更多相关文章: 隐喻 相似 意向性解释 意向法则


【摘要】:在LOVE(U)IS A PATIENT(M)中,以M喻U,这就是隐喻;这时M是通过主体的意向性获得的,这就是对隐喻做出的意向性视域下的解释。意向性是人的意识的一项核心内容,是一次具体意识活动的发端,并贯穿于这一意识活动的整个过程。意向性结构包括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意向态度可分为三个次范畴。意向性解释的过程要诉诸一定的意向法则。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教务处;
【关键词】隐喻 相似 意向性解释 意向法则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修辞的神经认知语言学研究”(11XYY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1.引言语言表达意义上说的隐喻的运用和研究,这是传统的隐喻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古希腊或古罗马,已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文论、修辞领域长期研究的古老对象。近年来,它成了语言学、心理学的显学,成为常说常新的鲜活话题,因为自从LakoffJohnson(1980,1999)发现,隐喻不但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盛桓;;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徐盛桓;;从“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意识的涌现看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徐盛桓;;隐喻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4 徐盛桓;;替代话语的析解——“外延内涵传承说”认知—心智再阐释[J];外语教学;2012年01期

5 徐盛桓;;修辞研究的认知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殷杰;论“语用学转向”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川英;;仿拟词语生成的意向解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2 刘鹏;;语言即世界——从认知的角度看汉英相关隐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王小琼;;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修辞鉴赏能力[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谭瑾;彭建武;;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5 张今杰;林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解——卡尔-奥托·阿佩尔先验解释学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刘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语言转换研究——从语言学转向维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4期

7 毛延生;;语用视角下意义的复杂性回归——语言顺应论之“意义观”阐释[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朱勇玲;;“内涵外延传承说”对移就的解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9 张今杰;论阿佩尔先验语用学的“交流共同体”的内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10 邱昭继;法律中的可辩驳推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玮;;“实践转向”与科学哲学的当代重建[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5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丹;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D];山西大学;2011年

8 钟海琴;玻耳兹曼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苏玉娟;科恩的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张,

本文编号:918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18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