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蜃中楼》介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20:31

  本文关键词:《蜃中楼》介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蜃中楼》 语法 介词


【摘要】:《蜃中楼》是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创作的戏曲作品。其口语化的语言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明清汉语语法的基本面貌,并保存了大量的口语语法材料,是我们研究明清语言重要的资料。 当前对《蜃中楼》的语法方面研究论文还不多见,而系统全面地研究该书的语法还没有,因此,本论文拟系统研究该书中介词语法现象。本文对《蜃中楼》中出现的介词做了穷尽性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对《蜃中楼》的介词进行了分类考察,力求全面揭示《蜃中楼》介词的特点,为近代汉语介词研究贡献绵力。 本文研究《蜃中楼》中的介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蜃中楼》作者及其成书背景;第二部分通过统计、分类,归纳《蜃中楼》中的介词特点,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该文献中的介词特色;第三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
【关键词】:《蜃中楼》 语法 介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第一章 绪论8-15
  • 第一节 介词定义及分类8-10
  • 第二节 李渔与《蜃中楼》10-11
  • 1、《蜃中楼》作者及其成书10
  • 2、版本情况10-11
  • 3、《蜃中楼》语料时间定位和文本价值11
  • 第三节 研究现状11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11-15
  • 1、研究目的和意义11-13
  • 2、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表时间、处所15-30
  • 第一节 处所介词15-25
  • 1、在15-16
  • 2、自16-17
  • 3、从17-18
  • 4、于18-19
  • 5、由19
  • 6、就19-20
  • 7、向20-21
  • 8、到21-22
  • 9、至22-23
  • 10、往23
  • 11、当23-24
  • 12、望24-25
  • 第二节 时间介词25-30
  • 1、自25
  • 2、从25-26
  • 3、于26-27
  • 4、在27
  • 5、到27-28
  • 6、至28
  • 7、及至28-29
  • 8、及29
  • 9、临29-30
  • 第三章 表凭借30-37
  • 1、以30-31
  • 2、凭31
  • 3、用31-32
  • 4、论32-33
  • 5、据33
  • 6、依33-34
  • 7、照34
  • 8、把34-35
  • 9、将35-36
  • 10、顺36-37
  • 第四章 表原因、目的37-40
  • 1、为37-38
  • 2、因38-39
  • 3、缘39-40
  • 第五章 表对象40-50
  • 1、与40-42
  • 2、于42-43
  • 3、同43-44
  • 4、共44
  • 5、替44-45
  • 6、在45
  • 7、到45
  • 8、除(了)45-46
  • 9、被46
  • 10、教46-47
  • 11、叫47-48
  • 12、对48
  • 13、比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花;处所介词“到”的产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启涛;中古汉语疑难词语考辨[J];古汉语研究;2002年01期

3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1998年01期

4 刘镜芙;《水浒传》中一组同义介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5 马贝加;介词“缘”的产生及其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6 马贝加,徐晓萍;时处介词“从”的产生及其发展[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吴晓临;《搜神记》介词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0期

8 周芍;邵敬敏;;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J];语文研究;2006年01期

9 马贝加;处所介词“向”的产生及其发展[J];语文研究;1999年01期

10 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峰;《南齐书》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9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19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