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与“相互”的辨析及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23:05
本文关键词:“互相”与“相互”的辨析及偏误分析
【摘要】:因为汉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所以同义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语料库在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对“互相”和“相互”这一组同义词的归纳分析,以及对留学生学习这两组词时出现的偏误实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本文一共有四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综述分析、第三章是“互相”和“相互”的辨析。第四章是留学生在使用“互相”和“相互”时的偏误。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归纳和陈述前人的理论成果。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分为选题原因、理论支撑、研究语料三个部分。 第二章:综述分析:主要陈述了“互相”和“相互”的研究现状、辨析“互相”和“相互”的意义、“互相”和“相互”共时存在的作用以及辨析“互相”和“相互”的方法。 第三章:“互相”和“相互”的辨析:主要是从词性和搭配对象这两个角度对这组词进行辨析。第三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互相”和“相互”的词性进行辨析,总结了“互相”和“相互”在词性上的区别和联系;第二部分是对“互相”和“相互”的搭配对象进行辨析,同样也得出了两者在搭配对象方面的区别和联系。本章通过辨别它们的异同从而使留学生可以做到对这两个词的准确使用。 第四章:偏误分析:通过对留学生的偏误实例分析后发现,留学生对“互相”的掌握要远远好于对“相互”的掌握,而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词常常是“相互”;二是:留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两个词在词性和搭配对象上的区别,然而第二个原因才是留学生出现偏误最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互相 相互 词性辨析 搭配对象 偏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8
- 一、绪论8-11
- 1.1 选题原因8-9
- 1.2 理论支撑9-10
- 1.3 研究语料10-11
- 二、研究综述11-16
- 2.1 “互相”和“相互”的研究现状11-12
- 2.2 辨析“互相”和“相互”的意义12
- 2.3 “互相”和“相互”共时存在的作用12-14
- 2.4 辨析“互相”和“相互”的方法14-16
- 三、“互相”与“相互”的辨析16-36
- 3.1 “互相”和“相互”的词性辨析17-23
- 3.1.1 “互相”的词性17-19
- 3.1.2 “相互”的词性19
- 3.1.3 “互相”、“相互”词性的联系19-20
- 3.1.4 “互相”、“相互”词性的区别20-23
- 3.2 “互相”和“相互”的搭配对象比较23-36
- 3.2.1 “互相”的搭配对象23-28
- 3.2.2 “相互”的搭配对象28-32
- 3.2.3 “互相”、“相互”在搭配对象上的联系32-34
- 3.2.4 “互相”、“相互”在搭配对象上的区别34-36
- 四、关于留学生使用“互相”与“相互”的偏误分析36-41
- 4.1 偏误分析的主要类型36
- 4.2 分析留学生使用“相互”和“互相”时的偏误36-40
- 4.2.1 误代偏误36-38
- 4.2.2 错序偏误38-39
- 4.2.3 误加偏误39-40
- 4.3 关于“互相”与“相互”的偏误小结40-41
- 结束语41-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贤清;;副词“互相”、“相互”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J];古汉语研究;2006年04期
2 汪兰;“互相”的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7期
3 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4 赵静;试论“互相”类副词的功能、分布及其语义指向[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920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2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