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七A八B”格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28 22:38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七A八B”格式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七A八B”格式 构成 句法功能 语义功能 语用特征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使用频率高、能产性好的“七A八B”格式,实际语例如: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波八折等。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该格式的构成、韵律、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同时借鉴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相关理论阐释一些语言现象。 全文的主体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语法性质、音节数量等方面对“七A八B”格式的内部构成、节律及句法功能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其相关格式“A七B八”和“A七八B”的内部构成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七A八B”格式的语义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同其相关格式的语义功能进行了比较。第三部分,从格式的修辞方式、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言经济性等方面分析了“七A八B“格式的语用特征。第四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局限与不足。
【关键词】:“七A八B”格式 构成 句法功能 语义功能 语用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6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本文研究对象9-10
  • 1.2 前人研究综述10-12
  • 1.2.1 “七 A 八 B”格式的产生时间10
  • 1.2.2 “七 A 八 B”格式的内部构成10
  • 1.2.3 “七 A 八 B”格式的句法功能10
  • 1.2.4 数词七、八的文化含义10-11
  • 1.2.5 “七 A 八 B”格式的语义分析11
  • 1.2.6 “七 A 八 B”格式的感情色彩11
  • 1.2.7 “七 A 八 B”格式的语用效果11
  • 1.2.8 前人研究的不足11-12
  • 1.3 本文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12-13
  • 1.3.1 语料来源12-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5
  • 第二章 “七 A 八 B”格式的构成、节律分析及句法功能15-30
  • 2.1 “七 A 八 B”格式的构成15-25
  • 2.1.1 “七 A 八 B”中 A、B 的构成15-22
  • 2.1.2 “七 A 八 B”格式的节律分析22-24
  • 2.1.3 “七 A 八 B”的相关格式24-25
  • 2.2 “七 A 八 B”格式的句法功能25-29
  • 2.2.1 “七 A 八 B”格式作主语26
  • 2.2.2 “七 A 八 B”格式作谓语26-27
  • 2.2.3 “七 A 八 B”格式作宾语27
  • 2.2.4 “七 A 八 B”格式作定语27
  • 2.2.5 “七 A 八 B”格式做状语27-28
  • 2.2.6 “七 A 八 B”格式作补语28-29
  • 2.2.7 “七 A 八 B”格式作小句29
  • 2.3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七 A 八 B”格式的语义分析30-46
  • 3.1 “七 A 八 B”格式内部的语义关系30-34
  • 3.1.1 “七 A 八 B”格式中的“七”和“八”30-32
  • 3.1.2 “七 A 八 B”格式中 A、B 之间的语义关系32-34
  • 3.2 “七 A 八 B”格式的语义功能34-39
  • 3.2.1 “七 A 八 B”格式的分类34-36
  • 3.2.2 “七 A 八 B”的语义功能36-39
  • 3.3 “七 A 八 B”与“A 七 B 八”、“A 七八 B”39-45
  • 3.3.1 “A 七 B 八”格式的语义分析39-44
  • 3.3.2 “A 七八 B”格式的语义分析44-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七 A 八 B”格式的语用特征46-52
  • 4.1 “七 A 八 B”格式的修辞方式46-47
  • 4.2 “七 A 八 B”格式的语体色彩47-48
  • 4.3 “七 A 八 B”格式的感情色彩48-50
  • 4.4 “语言经济性原则”在“七 A 八 B”格式中的运用50-51
  • 4.5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结语52-54
  • 5.1 结论52-53
  • 5.2 局限与不足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文旭;词序的拟象性探索[J];外语学刊;2001年03期

3 徐正考;史维国;;语言的经济原则在汉语语法历时发展中的表现[J];语文研究;2008年01期

4 刘芳;成语数词格式之初探[J];语言研究;2002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祥英;汉语待嵌格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8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38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