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山西传统建筑空间秩序与音乐符号化表现——环境艺术色彩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06:26

  本文关键词:山西传统建筑空间秩序与音乐符号化表现——环境艺术色彩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秩序美感 视觉元素音符化 色彩教学研究


【摘要】:山西传统民居建筑主要表现为融合了晋商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北方四合院落,其具有错落有致、院落围合、疏密相间的艺术特色,极具空间秩序感和音乐节律感。笔者以装饰绘画《王家古堡遗韵》为例,论述了在艺术院校色彩教学中,对建筑造型元素进行凝练抽象,并结合西方设计艺术形式美规律进行重构,以理性的秩序美体现音乐律动这一独特教学手法的可行性,试图以视觉艺术表现手法诠释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所蕴含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与音乐信息,同时为今后拓展环境艺术设计色彩教学思维提供启迪。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汉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建筑秩序美感 视觉元素音符化 色彩教学研究
【基金】:武汉理工大学教研项目《理工院校特色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029
【分类号】:G642;TU115-4
【正文快照】: 按照传统观念理解,设计色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色彩理论分析能力和手绘造型表现能力。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艺术观念的涌现与融合,艺术表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这决定了色彩教学既要注重对理论知识与技法表现的讲授,也要强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在色彩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醒妹;;浅谈湘西苗族吊脚楼审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蒲天村;;对植物色彩艺术的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4 储可可;;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5 戚序;查海燕;;析綦江少儿版画造型特征[J];书画世界;2011年02期

6 张晓玲;;论广告创意中的视觉化转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汪巍,过伟敏;信息时代的环境及其审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李鸣钟;;表现主义内在因素对绘画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9 朱露露;;马蒂斯的艺术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10 王子眉;;浅谈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装饰审美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霍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燕杰;曹春晓;;插画设计中的情感色彩表达[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6 李們;;民间图形的现代审美与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陈昭霓;;视频媒体中的动态版式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郑立君;;论汉代画像石雕刻技法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章益国;;对“通识”的三种误解[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10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沈嘉熠;理想范本与职场影像塑造[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10 韩澄;北京传统首饰技艺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旭民;合成时代——概述绘画材料对油画学科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艺;探析建筑空间秩序[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郭宏伟;论西藏城镇建设中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问题[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5年01期

3 苏波;张芳兰;;高楼大厦中残存的传统建筑符号[J];山西建筑;2007年17期

4 黄薇;;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之美学精神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7期

5 顾相刚;;以解构的视角看中国传统建筑[J];四川建筑;2010年04期

6 张友军;刘岚;;传统建筑构造风格在当代的应用转化——以浙东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7 全峰梅;;东南亚传统建筑的技术特征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10期

8 靳炳勋;建筑意象论[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9 张汉君;抢救传统建筑是名城保护与发展继承的重要问题[J];规划师;1996年01期

10 ;第八届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学术研讨会曲阜宣言——保护传统建筑、延续传统城市风貌、弘扬民族文化[J];规划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承沂;;论传统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黄元浦;;浅谈传统建筑园林与城镇景观[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3 方益萍;;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传统建筑园林规划——以济南珍珠泉及德王府花园为例[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4 梁敦睦;;城市景观建设与传统建筑园林[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5 高琛;;营造的智慧——南捕厅传统建筑修缮保护工程中的适用性技术研究[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6 赖德劭;;岭南传统建筑中的防水技术[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雍振华;;苏州的传统建筑[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徐宗威;;古代西藏五大建筑思想[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9 雍振华;;论当今城市中传统建筑的保护[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1年

10 雍振华;;“牌科”小议[A];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会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丰;漳州传统民居(四)[N];闽南日报;2008年

2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谢浩;岭南传统建筑的防雨技术剖析[N];中华建筑报;2007年

3 易言;庭院贵在“四合”[N];兰州日报;2007年

4 田丰;漳州传统民居(三)[N];闽南日报;2008年

5 肖卫琴;乌海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变[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6 广东工业大学 谢浩;从节能角度看广东传统建筑[N];中国建材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汪丽军;香格里拉的“绿色乡土建筑”[N];云南日报;2006年

8 田丰;漳州传统民居(二)[N];闽南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奕;节能:新建筑达标 老建筑挖潜[N];解放日报;2007年

10 于伟慧;即将消失的传统?[N];海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罗冬华;广西侗族传统建筑与家具的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董睿;易学空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D];山东大学;2012年

4 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马全宝;江南木构架营造技艺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7 王伟;韩城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张利;基于计划、控制实施的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3年

10 郑红;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日飙;大昌古镇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王楠;峡江地区传统建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汪智洋;二王庙建筑群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李大伟;传统建筑意象在现代商业建筑中的延伸与应用[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殷晓君;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D];南昌大学;2008年

6 程艳;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D];重庆大学;2004年

7 吴樱;巴蜀传统建筑地域特色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唐栩;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D];天津大学;2004年

9 石红超;苏南浙南传统建筑小木作匠艺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冯涛;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5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125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0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