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彩码技术的艺术设计发展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00:03

  本文关键词:基于彩码技术的艺术设计发展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彩码技术 艺术设计 科技 包装


【摘要】:文章以彩码技术的艺术设计发展应用为研究视角,分析了艺术设计学科因科技的日新月异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转变,阐述了科技包装是艺术设计学科各专业方向集约式发展的契机,研究出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为艺术设计科技化的进程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基金】: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13g500)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J50-4
【正文快照】: 1彩码的来源彩码技术最早发明在韩国。设计之初是提供给残障人士能够简单上网的一个技术,而后因日本无线通信发达的原因,首先把这个技术放在手机3G上运用。如今在日本和韩国,手机彩码相当流行。彩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它在传导信息的同时还兼有时尚性特点,可以与商品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2 蒲天村;;对植物色彩艺术的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3 储可可;;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4 张晓玲;;论广告创意中的视觉化转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汪巍,过伟敏;信息时代的环境及其审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李鸣钟;;表现主义内在因素对绘画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7 朱露露;;马蒂斯的艺术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8 刘丹丹;;浅析中国书法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9 封丽娟;;数字设计在版面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李洁;王海军;;书法的“线”及其表现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霍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燕杰;曹春晓;;插画设计中的情感色彩表达[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6 陈昭霓;;视频媒体中的动态版式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章益国;;对“通识”的三种误解[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8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华云;;商用汽车色彩设计浅析[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莉;;让色彩呈现生命——色彩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探讨[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沈嘉熠;理想范本与职场影像塑造[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10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旭民;合成时代——概述绘画材料对油画学科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鹏;关于设计中如何进行主动视觉思维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王琛;王鑫磊;;艺术设计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之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0期

2 段少军;;浅论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实践教学[J];艺术教育;2008年09期

3 李翠玉;;浅议艺术设计的灵感思维[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郭岸卿;;艺术设计开启新营销时代[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1期

5 吴卫;张小华;;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和设计艺术学关系探微[J];包装学报;2011年01期

6 李柯玲;;走向新教育——以科学的规划和发展观建设有特色的服装学院暨艺术设计学院[J];美术观察;2006年01期

7 沈平彪;;经济危机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9年08期

8 童宜洁;许晓燕;;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存在问题探析[J];美术大观;2011年03期

9 陈炜;;加强艺术设计学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2期

10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作品选(一)[J];艺术教育;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显波;;意象素描教学与创意思维引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周剑;;论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李永安;;试论科技新闻摄影的审美思维[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殷正声;;设计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名片[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缪印堂;;漫画传播三题[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6 占必传;;现代美术教育人才的素质特征[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李香会;李睿煊;李朝晖;;景观环境色彩分析与设计[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廖军;;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对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9 徐江华;张敏;;关于中国古代灯具设计的材质变化美学的研究[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尚丛丛;;如何看待设计批评的作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文;吸引力缘于课程设置灵活[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季晓莉;简单为美 节能至上[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3 记者 韩晓玲邋通讯员 苏山;湖北美院新设陶艺专业[N];湖北日报;2008年

4 马生泓;老沙里宁与小沙里宁 北欧现代设计父子兵[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时报记者 王韶冉;德化加强国际陶艺交流[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6 孙炜邋杨春;耿万义油画展在京开幕[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陈宣宏;理念与方法的升级[N];美术报;2007年

8 陈履生;多样性的时代更应该关注传统艺术和传统方式的继承和发展[N];文艺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李晶晶;台州诞生双冠王 宁波决出总冠军[N];中国摄影报;2006年

10 章晓岚 章晓岗;设计师的素质培养[N];美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虎;美物之道[D];东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先英;产品设计中人文要素的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宇翔;浅谈电脑设计软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6年

3 张莉;对话美术馆[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罗yN波;现代运动鞋设计的流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许砚梅;浅论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廖晔;网页界面设计及其学科相关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桂田;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欣;仿生艺术设计及其美学[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王海燕;高校艺术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晓明;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78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178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c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