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视觉环境艺术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关键词:论城市视觉环境艺术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城市设计的艺术形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也越来越开始反馈在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之中。因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作为城市视觉环境艺术的指导。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视觉环境艺术的现状,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艺术,以期为改善城市城境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1我国城市视觉环境艺术的现状城市视觉环境艺术,是指通过各种艺术方式和技术手段,根据城市的总体要求,运用城市空间的比例、尺度、序列和建筑群的色彩、高低、体形、质感等,遵循统一、变化、协调、韵律的美学法则,创造既相互统一,又富有变化的城市综合环境艺术。人们对于城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申金升,徐一飞;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初探[J];规划师;1999年02期
2 王金瑞;刘可为;;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其审美特征的思考[J];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01期
3 曾天一;城市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构建[J];求索;2004年05期
4 程相占;;城市的文化功能与城市文化研究[J];人文杂志;2006年02期
5 何均发;城市景观与环境艺术[J];世界建筑;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颖;试论水体景观[J];安徽建筑;2002年02期
2 周远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视觉环境艺术探讨[J];才智;2011年07期
3 金婷;;解读《新周刊》的城市社会学[J];传媒观察;2011年08期
4 姜文超,龙腾锐;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5 王丽娟;;芒福德的城市文化思想研究综述[J];都市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6 阳芳;;大湘西地区城市文化建设战略初探[J];消费导刊;2009年06期
7 任军君;;城市发展对文化特色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程相占;;西方大都市带思想要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韩婷婷;朱毅;;哈尔滨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探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年12期
10 张世玉;李卫;毛伟;;浅析居住小区水体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8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俊;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苏晓静;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同济大学;2007年
3 沈文锋;城市文化与城市电视台[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红霞;基于空间均衡的新城发展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董濮;和谐社会构建中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张惠苑;198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城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南昌市经济适用房住宅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姚徐臻;场所的意义—濠河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杨奕;论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探索[D];复旦大学;2011年
4 韩晓;风筝符号在潍坊城市形象视觉识别中的运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盛敏之;杭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宋瑾娜;高校校园人文环境的塑造[D];湖南大学;2002年
7 李杨;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形态的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8 贺嵘;我国北方城市小康住宅室外环境的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9 王栋;从造园到现代景观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10 成文利;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为邦;积极开展城市设计 精心塑造城市形象[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2 吴良镛;世纪之交论中国城市规划发展[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3 平永泉;转变观念 开拓进取 努力建立科学、完善、规范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J];北京规划建设;1998年03期
4 王建国;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J];规划师;2002年04期
5 申金升,徐一飞,雷黎;城市交通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8年01期
6 刘滨谊;走进当代景观建筑学[J];时代建筑;1997年03期
7 内井昭藏,,许懋彦;整体景观的形成与总协调建筑师[J];世界建筑;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凑群;;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1年07期
2 刘建峰;;构建完善的城乡结合部管理体系[J];广西农学报;2011年03期
3 郑亚娟;;浅谈建筑的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J];科技资讯;2008年36期
4 张秋月;贲东生;;浅谈我国城市的生态化建设[J];山西建筑;2010年09期
5 郭瑞芬;;关于吕梁市城市公园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西建筑;2010年35期
6 李果绵;;我国监理从业人员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矿业工程;2011年01期
7 何宗健;徐燕萍;;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广东化工;2008年08期
8 石军;;小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1期
9 张绿水;汪建华;;浅谈发展我国节约型园林的技术途径及管理对策[J];生态经济;2010年04期
10 任宇平;;我国绿色建筑推广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静;赵苇;;吉林省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永贤;;城镇生活饮用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护对策[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韩宝峰;王全海;李艳花;;生态建筑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A];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4 胡涛;唐建军;;浅谈浙江城市湿地公园修复与可持续管理策略[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5 朱海玄;刘芳芳;;产业主导型城市更新模式研究——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钱七虎;;可持续城市化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7 熊鸿斌;赵娜娜;;合肥市饮用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8 郑国良;刘伟;;浅谈绿色空调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韩云乔;朱村夫;;论岩土工程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聂西省;;从“大树进城”看生态环境建设[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世界”[N];建筑时报;2007年
2 徐娜姿;创建工作昨接受检查考核[N];宜兴日报;2009年
3 秦岭;邹德慈: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马骁;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记者 贺瑛 见习记者 李婧瑜;推动建筑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N];安阳日报;2008年
6 记者宝东 李响;曹妃甸新城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心开工[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7 木南;二○一○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闭幕[N];中国建材报;2010年
8 记者 韩睿华;绿色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召开[N];中国建设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向杰;“中美合作第一村”能否一路走好[N];科技日报;2006年
10 雨立;广东省建材协会召开会长会议[N];中国建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东;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翟国强;中国现代大城市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发展与建设[D];天津大学;2007年
3 周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姜连馥;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的校园设施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蔡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李蕾;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同济大学;2006年
8 胡振宇;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李立敏;村落系统可持续发展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曲成平;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综合评价[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骏;城市住宅郊区化现象、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杰;廊坊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邵丹;我国当前室内环境生态化设计的误区与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4 杨玉臻;扬州城市大园林推进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温小英;延续地域特色,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镇[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崔雁;风景名胜区近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叶铭和;广州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现状及发展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8 孙静;室内环境的生态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姜丽南;杭州北山街历史街区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刘伟;龙华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78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17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