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筋,创意为魂,技术为骨,艺术为表——解构现代艺术设计
本文关键词:文化为筋,创意为魂,技术为骨,艺术为表——解构现代艺术设计 出处:《鄂州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设计 文化 创意 技术 艺术 教育 解构
【摘要】:如果把现代艺术设计看作一个完美的人体,现对其进行解构,其中四大部分必不可少,那就是文化为筋,创意为魂,技术为骨,艺术为表。正如一个人体筋、魂、骨、表不可或缺一样,文化、创意、技术、艺术四者之间各有千秋却又相互依存。艺术设计类人才如果具备这四种职业素养,才真正算得上高端技能型复合人才。怎样培养这类人才,本文将提出个人的思路和见解。
【作者单位】: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分类号】:J505
【正文快照】: 一、前言对现代艺术设计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和见解;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来讲,本科侧重于设计理论的教学,专科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对艺术类院校来讲,培养什么样的艺术设计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应是急待解决和重新思考的问题。基于解构理论的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新曲;关勇;胡晴欣;;论构建信息伦理社会调控机制之基本原则[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唐建军;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技术文化分析[J];体育科学;2005年07期
3 黄超;王艳婷;;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4 南野;文化构图中模糊的电视权力[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钱兆华;对“李约瑟难题”的再剖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于丽娜;;论设计中的创意[J];艺术百家;2006年03期
7 周砚钢;;信息时代艺术设计教师应具备的意识[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4期
8 张明国;文化变革与技术民族化——关于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问题的对策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4期
9 江菲飞;;从佐藤可士和看跨界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2期
10 高玉;翻译本质“二层次”论[J];外语学刊;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裘君谟;;关于新一轮文化长廊创建工程的若干问题[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2 萧君和;;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的构成[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登浩;王登峰;;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结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杨宝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裕琢;李丽霞;;西方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吕光明;邹长新;辛成会;杨峰;李力;段元柱;;把握五大支撑点 提升文化执行力[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安;;营造知识共享文化 指导员工行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程开先;;抓文化培训 促企业发展[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9 吴胜涛;张建新;赖建维;王玮;毕研玲;;事件归因的跨文化一致性与差异性:中美韩媒体及被试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归因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朱瑞玲;张诗音;;人际关系中的情绪表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州杨之光美术中心提供;“教育太重要了,创新才有前途”[N];美术报;2010年
2 陈高强;创意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记者 陈广琳 郑恺 实习生 林蔚凡;未来十年培养几百位“马化腾”[N];深圳商报;2010年
4 罗文;巧用资源:用创意思维发展创意产业[N];重庆日报;2011年
5 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 周杰;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思维与市场化[N];中国服饰报;2005年
6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孙斌;创意思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N];美术报;2006年
7 王永昌;《情满玉树》:用创意思维展示玉树灾后重建的文化记忆[N];青海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远铭;中国建陶呼唤设计人才[N];广东建设报;2006年
9 徐建;创意广告[N];中国工商报;2004年
10 李佳;创意思维勾勒岛城天际线[N];中华建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琼;领域、背景与文化: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宇春;俄国犹太人研究(18世纪末—1917年)[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人文价值的历史流变[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像[D];暨南大学;2005年
8 黄建宁;笔记小说俗谚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孙衍峰;越语人际称谓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王冬青;中国中山公园特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韶军;中国舞龙的技术风格及社会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程炜;地域性混凝土建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王丽梅;南唐与前后蜀文化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乐;北京猿人环境及其与文化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杨梅;试论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5年
6 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陆艳伟;中国传统民居外环境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杨智华;论环境景观艺术中的象征性设计[D];湖南大学;2005年
9 彭妍玲;试论权力距离对中国国有企业管理者管理行为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张立刚;马克思的人权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36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33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