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的森林健康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复杂网络的森林健康评价研究 出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健康评价 景观斑块 复杂网络 综合指数法
【摘要】:为了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发展规律,本研究构建了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复杂网络和综合指数法对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以广州市大岭山林场216个小班为例,把优势树种和龄组相同的相邻小班合并成景观斑块,构建了小班网络、景观斑块网络,并计算出不同尺度的健康指数。结果表明:小班尺度,优质、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小班分别是139个、44个、20个、11个、2个;景观斑块尺度,优质、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景观斑块分别占总面积的75.57%、10.68%、10.13%、2.86%、0.76%;区域尺度,整个区域的森林健康指数为78.62,森林健康等级为健康。研究结果可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development law of forest ecosystem health, the index system of forest health evaluation was constructed. The health status of forest was evalua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complex network and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Taking 216 small classes in Daling Mountain Forest Farm in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the adjacent small classes with the same dominant tree species and age groups were combined to form landscape patches. Small class network, landscape patch network, and calculate the different scales of health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small class scale, quality, health, sub-health, unhealthy, sick small classes are 139, 44 respectively. 20, 11, 2; Landscape patch scale, quality, health, sub-health, unhealthy, sick landscape patches accounted for 75.57 of the total area, respectively, 10.68 and 10.13, 2.86 and 0.76; On the regional scale, the forest health index of the whole region is 78.62, and the forest health grade is health.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
【基金】:广州数字林业及大树名木保护系统建设项目(GZIT2010-ZB0533)
【分类号】:S718.557
【正文快照】: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并保持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健康的森林能够充分地持续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1]。如何客观评价森林的健康性,有效地进行森林经营,使森林资源能够持续、稳定地为人类提供服务功能,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首要任务之一[2]。国内外已经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早弘;;油料林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2 陆庆轩;何兴元;魏玉良;李素梅;;生物指示物法评价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6年01期
3 郭宁;邢韶华;姬文元;崔国发;泽郎根;汪明;薛樵;蒋先敏;;森林资源质量状况评价方法及其在川西米亚罗林区的应用[J];生态学报;2010年14期
4 陈高,代力民,姬兰柱,邓红兵,郝占庆,王庆礼;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Ⅰ.模式、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10期
5 刘君昂;刘红娟;;森林健康评价方法与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李杰;高祥;徐光;吴润;郑小贤;;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妮;李艳红;尹林克;胡秀琴;;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健康现状评价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2 刘文军;铁牛;席青虎;;大青山天然白桦林健康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0期
3 韩弘;尹凯;;关于营造健康森林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4 胡涌;李吉跃;冯仲科;;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评价的3S技术体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5 高志亮;余新晓;岳永杰;边振;杨本琴;曹波;秦永胜;;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6 谷建才;陆贵巧;白顺江;吴斌;余新晓;武会欣;;森林健康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铁牛;闫淑英;;兴安落叶松林林分健康评价研究——以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苏薇;吕锡芝;余新晓;;华北土石山区生态系统尺度森林健康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9 张文海;余新晓;吕锡芝;高志亮;;北京市十三陵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10 陈珏;魏天兴;葛根巴图;董哲;周毅;解建强;石鑫;;山西西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谷勇;殷瑶;周榕;李正红;;云南丽江森林健康浅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葛忠强;许景伟;;我国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研究现状及对策[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王妍;刘杏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与展望[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4 周早弘;;生物质油料林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王妍;刘杏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与展望[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葛忠强;许景伟;;我国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研究现状及对策[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谷勇;陈芳;殷瑶;周榕;吴昊;张珍荫;;丽江村级森林健康评价方法[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刘君昂;刘红娟;;森林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9 甘敬;陈峻崎;张国桢;朱建刚;张峰;;基于小班水平的北京山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昂;油茶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志林;北京山区典型小流域防护林健康评价及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宁杨翠;长白山杨桦次生林健康评价与经营模式[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刘春兴;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亓兴兰;SPOT-5遥感影像马尾松毛虫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龚固堂;不同尺度防护林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调控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强;长汀生态恢复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估[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蒋桂娟;金沟岭林场云冷杉林健康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李菁;内蒙古阿尔山林区植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谷建才;华北土石山区典型区域主要类型森林健康分析与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玉辉;徂徕山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及经营决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宏伟;不同潮带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红娟;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黄玉景;园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杨任;株洲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景观健康监测与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曹云生;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预警[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许智超;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及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李娜;自然保护区植物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武巧英;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北京山区森林健康预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蔡雪琪;川西米亚罗林区林场水平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涌;李吉跃;冯仲科;;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评价的3S技术体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2 荣婧;冯仲科;;基于GIS的森林健康风险源识别和管理技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3 高志亮;余新晓;岳永杰;边振;杨本琴;曹波;秦永胜;;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4 谷建才;陆贵巧;白顺江;吴斌;余新晓;武会欣;;森林健康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赵惠勋,周晓峰,王义弘,周洪泽;森林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高琼;李月辉;肖笃宁;胡远满;;沈阳市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殷鸣放;郑小贤;殷炜达;;森林多功能评价与表达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8 任红;陈冬颖;蒋凉;;影响金割效应物理摆振动周期的因素[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9 吴同斌;李青峰;李宏告;;黄金分割在韭菜盆栽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10 丁宇真;森林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林研究;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宁杨翠;长白山杨桦次生林健康评价与经营模式[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蒋桂娟;金沟岭林场云冷杉林健康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李卫忠;公益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秀英;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李静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王方;金沟岭林场落叶松人工林健康评价与经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费滕;以病虫害为主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袁晓红;李际平;赵春燕;孙拥康;郭文清;;基于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的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16期
2 曾春阳;曾广宇;程丽华;刘志斌;廖源;黎波;;林地变化及景观斑块特征的演变[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3 张阳阳;李阳兵;;重庆市主城区森林景观斑块时空动态特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施新程;温小荣;;南湾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斑块特征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5年04期
5 王滨滨;刘静玲;张婷;陈秋颖;;白洋淀湿地景观斑块时空变化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10期
6 宋唯真;汪爱君;余兵妹;郑新建;汪圣礼;周卫青;;千岛湖生态景观林景观格局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9年05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红玉;;基于景观斑块谱动态分析的湿地景观变化对丹顶鹤栖息地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春燕;森林景观斑块边缘效应和耦合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2 袁晓红;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及动力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蒋群星;森林景观斑块划分与耦合网络拓扑图的构建[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2 郑柳;森林景观廊道效应及斑块耦合体构建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3 范红霞;纸坊沟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及地形分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广海;崂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格局动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5 杜文东;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动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2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40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