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责任》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8-02-08 11:39
本文关键词: 《诗歌与责任》 功能对等 翻译策略 出处:《安徽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除去优美的韵律,精致的修辞,令人拍手称绝的意象,诗歌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呢?诗人又具有什么样的身份呢?在2006年美国诗歌与政治大会上,艾德里安娜·里奇发表了《诗歌与责任》(Poetry and Commitment)这篇文章,收录在《人眼:社会的艺术》(A Human Eye:Essays on Art in Society)一书中,里奇试图在写诗之外用另一种方式去思考诗歌,思考她生活其中并且写作其中的社会,这个社会让她闻到了一种气味:胆小、温顺、道德沦丧,以及接受所有不可接受的事物。诗人的创作大多数为了粉饰太平,而缺少了一种勇气,一种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责任感。正如里奇所说"诗歌切不可"粉饰"自身,与现实的丑恶沆瀣一气,诗人应该为那些'被禁言'的人们发出时代的强音"。里奇试图通过语言来探究,"世界的秩序和混乱,它的根源无疑是诗性的,正如其根源无疑也是政治性的"。同时,诗人也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员,所以他们也承担着参与政治的责任和权力,他们通过诗歌创作来发挥一定的道德模范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在人们频繁地引用他们的诗句中看出来,但是这样的道德模范作用威慑力有限;他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对政治环境和政治问题进行思考,例如雪莱谈论立法问题,他的诗集受到宪章运动的识字无产阶级的欢迎;此外,诗歌是"预言的号角",与政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系,它是冲破僵死思想的新生力量,而非锦上添花的装饰物;诗歌使人们的支柱和精神力量。《诗歌与责任》全文从头至尾都在探索诗歌与政治之间相互转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此前已经有一小部分人曾经讨论过了,特别是那些秉承着社会主义传统的人讨论过,但是在当前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里奇之前的作品中人们的确认识到很多政治诗歌可以做到韵味十足,言辞精妙,但是他们却没有完全意识到诗人的政治身份和政治责任。所以,译者在导师的推荐和帮助下,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翻译,旨在呼吁人们多多了解女性主义作家对于诗歌创作的想法,推动诗歌与政治之间的进一步交融转化。本篇翻译报告,译者选取了《诗歌与责任》一书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解剖,阐述了散文及诗歌翻译翻译当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解决办法和心得。译者借助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处理散文翻译中的长句、长定语以及名词化等问题,还有里奇援引的诗歌当中的风格,意象对等的问题,并得到如下启示:在翻译之前,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把诗歌放到不同的政治事件中的去阅读、理解;PDF图片文件做好word转换,方便翻译;通读全文,把握作者整体的风格(用词、句式、语气),对全文形成整体印象;在翻译的过程中,建立语料库,从而统一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关键名词的译文;可以用对等、重组、去风格化等手段处理问题诗歌与译文对等的问题;通过增译、转换词性等手段完成意义对等,使译文易读懂,自然流畅;在完成翻译之后,译者需要针对难点处反复修改、回看;请同学通读译文,查看是否有艰涩难懂,句式不通畅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译者还需与老师同学交换意见,再进行修改,从而确保译文的质量。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许庆红;;“作为修正的写作”——里奇女性主义诗歌的政治与美学[J];外国文学;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1495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49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