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儿童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7 14:20

  本文选题:儿童电影 切入点:儿童形象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兴盛,电影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娱乐样式。儿童电影是电影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重要的电影题材,儿童电影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生活及儿童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使得儿童形象呈现多元化创作趋势。像红色小英雄形象、社会苦孩子形象等,这些儿童形象的塑造无论从创作角度和深度,还是从创作方式上,都凸显着儿童特性,成就了一个个儿童经典。本文首先对儿童电影的概念和范畴进行了厘清,梳理了当下中国儿童电影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和实践,深入论述了我国当代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的类型、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并阐述了儿童形象塑造的价值意义,最后对作品和文本进行了总结并反思创作中的不足。论文列举了多部优秀儿童电影中的经典儿童形象,如《三毛流浪记》中的孤儿三毛、《小兵张嘎》中的莽撞少年张嘎、《草房子》中的顽皮学生桑桑等,同时结合自己的毕业作品《麦豆的夏天》对麦豆、狗蛋等儿童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和论述,力图使观点更加明确、论证更加充分。该论文的研究包括七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笔者分析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课题研究的意义,梳理和总结了以往学者对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综述,同时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该研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第二部分是儿童电影的概述。该部分着重分析和界定了儿童电影的概念和范畴,梳理了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发展历程和当下的创作现状,提出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创作还缺少典型和经典的儿童形象,而对于那些成功经典的儿童形象,我们没有能够做到让他们进一步深入人心,因此儿童电影创作特别是与儿童形象塑造相关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第三部分论述了中国当代儿童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类型。通过综合的分析和归纳总结,根据创作背景和题材样式的不同将我国当代儿童电影中众多的儿童形象概括为社会苦孩子、红色小英雄、校园好学生、革命的少年和淘气的顽童五大类型,并对每一类型不同个性特征的儿童形象作了深入探讨和例证分析。第四部分论述了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儿童形象创作原则。提出儿童形象的创作要在话语和行为当中注重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要着重于不同儿童形象性格的真实性,坚持儿童生活中的游戏精神和把握外部环境的典型性,只有基于这些原则创作出的儿童形象才容易令儿童观众产生共鸣。第五部分论述了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儿童形象创作方法。具体而言,儿童电影要通过儿童视点展现儿童形象,运用想象和梦境呈现儿童情趣进而丰富儿童形象,和运用影视语言的声音、色彩等来着重关照儿童形象。第六部分总结论述了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塑造的价值意义。塑造儿童形象能够丰富电影人物类型,从而提升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塑造儿童形象还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给儿童成长提供参照,并能够引导教育,发挥榜样的力量影响儿童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并参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第七部分是创作的反思和总结。对作品创作与文本的结合、创作不足之处等做了总结,分析了儿童电影的市场前景以及儿童形象创作的意义,阐明对于儿童形象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莎莎;;“儿童本位”对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发展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08期

2 单禹;;超越低幼化的多元化电影类型内容资源拓展——当代美国儿童电影内容资源与产业策略研究[J];当代电影;2013年06期

3 郑欢欢;;阵痛中成长——产业化改革背景下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备忘[J];当代电影;2013年06期

4 王群;;儿童电影创作:几分欢喜几分愁[J];当代电影;2011年10期

5 方刚亮;;保护电影的未来——关于中国儿童电影的思考[J];电影艺术;2010年02期

6 叶艳琳;;美国儿童电影中的“游戏精神”[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侯克明;余韬;;儿童电影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明访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郑欢欢;;认识儿童电影:儿童媒介的角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郑欢欢;;重拾改编传统:中国儿童电影的智慧选择[J];当代电影;2009年06期

10 张震钦;;当前世界儿童电影创作的基本格局与呈现态势——来自一种观看的思索[J];当代电影;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冉;小说改编的中国儿童电影叙事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娜;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电影中的顽童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陈馨博;儿童电影的传播障碍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程竞羽;苏联儿童电影对中国“十七年”儿童英雄电影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5 刘晓玉;20世纪后半期中国儿童电影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6 王兰;9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改编电影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杨楠;伊朗儿童电影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吴思茗;基于受众的国产儿童电影问题与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房晔;呼唤“儿童本位”观[D];扬州大学;2015年

10 李膺欣;新世纪中国儿童电影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79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579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