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国产电影运动”的文化景观
发布时间:2018-04-18 08:56
本文选题:国产电影运动 + 艺术性 ; 参考:《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国产电影运动”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实业救国”道路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等因素的影响,呈现日益萧条的局面。股票等交易场所成为新的投资渠道。面对实体工业的衰退、交易所的倒闭,《孤儿救祖记》票房大卖的商业刺激,资本家看到电影作为“新型交易所”的巨大市场潜力。随着电影资本涌入电影界,电影制片公司和影院的陆续建立,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体系也随之完善。这些电影公司的创办人、投资者的阶级出身和经济基础不尽相同,既有买办、小商人,又有力量薄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海外留学知识分子。他们在商业利益地驱动下,为谋求电影公司长久地发展,开始借助电影这一媒介讲述中国故事、民族精神,表达社会思想和文化理念。他们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和艺术性进行多元探索,各影片公司在市场竞争、文化交融的社会发展态势下形成自己独特的制片方针,并形成了群体创作的流派特点。本文结合20世纪20年代“国产电影运动”发生的背景、形成因素,通过对“国产电影运动”这一现象的产业与文化面貌进行梳理整合,阐释这一时期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探寻新旧文化之间的变化与创新。对这一时期的商业性和艺术性进行深入开掘,探讨其商业秩序和历史价值,描绘“国产电影运动”的文化景观。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story , national spirit , expression of social thought and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commercial interests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班彦美;;从道德角度看五四时期电影中的文化保守主义元素——以《好兄弟》、《孤儿救祖记》和《玉梨魂》为例[J];电影文学;2008年03期
2 马陌上;;《孤儿救祖记》与国产电影运动[J];世界博览;2008年04期
3 张晓玲;;从《申报》影评看民国社会对《孤儿救祖记》的社会认同[J];社会科学家;2007年S2期
4 虞吉;;早期中国电影:主体性与好莱坞的影响[J];文艺研究;2006年10期
5 龙锦;早期中国电影企业类型及经营模式[J];电影艺术;2004年04期
6 吴青青;早期中国电影对通俗文化的依存——通俗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发展之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虞吉;“国产电影运动”与文艺片传统[J];电影艺术;200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丰;中国早期商业电影公司重要标本[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傅柳霞;鸳鸯蝴蝶派与二三十年代电影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吴丽丽;包天笑的都市生活与都市写作[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沈f,
本文编号:1767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76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