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
本文选题:纸文化 + 艺术形态 ; 参考:《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纸文化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它历史悠久,凝聚了人民大众的集体智慧并流传至今。纸文化通过基本艺术形态表现为陶冶情操与抒发精神意义的书法、书札、绘画等。从基本形态中延伸出来的其他艺术形态如:国之民俗剪纸、祭祀传统纸扎、情趣把玩纸扇、宜室宜家纸屏、雨中风情油纸伞、祈祷祝福五福等,经过千年的进化与发展,发展到今天,所呈现的艺术效果更为震撼。本文以纸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不仅追溯到纸的起源;还阐述了纸在历史文明推动下的变迁;分析与纸文化密不可分的两大科技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的关系;也将讲述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大环境下,纸文化在当代艺术中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态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首先,本文追溯到纸前时代,阐述了纸文化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纸文化在历史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与造纸、印刷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纸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进步,证明了纸文化在中国民俗文化发展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其次,纸文化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艺术形态多种多样,本文以剪纸艺术为重点,来说明剪纸艺术以及纸文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并简述纸文化的其他艺术形态。纸文化的内涵所在是对客观事物的重现;还是对其内容上的继续完善与再创造;更是设计们通过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独特的创造力,通过专业的技术提炼和再创作的成果再次,本文通过纸文化的历史发展,纸文化的各类艺术形态,分析在当今世界文化艺术体系迅速传播与发展的情况下,艺术如果能延展纸文化艺术中的闪光点并且把纸文化融入到其他艺术形式中,一定会增强艺术作品的视觉效果,探索出作品更多的展现空间,强化了作品的识别性,丰富艺术形态的文化内涵。
[Abstract]:Paper culture is the most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ondenses the collective wisdom of the people. Through the basic art form, paper culture is expressed as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 so on. Other art forms that extend from the basic form are: folk paper-cutting of the country, sacrifice to the traditional paper, fun to play with paper fans, Ikea paper screen in a suitable room, oil-paper umbrellas in the rain, praying for five blessings, and so on. After a thousand year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oday, the artistic effect presented is even more shock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paper culture in Chinese history as the main line, not only to trace back to the origin of paper, but also to expound the changes of paper driven by historical civiliz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tw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closely related to paper culture, namely, paperm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ting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ape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art.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part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traces back to the pre-paper era, expounds a process of paper culture from scrat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per culture and paper-making and printing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paper culture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paper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lore culture. Secondly,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paper culture has a variety of artistic forms. This paper focuses on paper-cut art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 of paper-cut art and paper culture on contemporary art. And brief introduction of other art forms of paper culture. The connotation of paper culture is to reproduce the objective things; or to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recreate its content; it is also through their own imagination and unique creativity. Again, throug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aper culture and the various artistic forms of paper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apid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system in the world today. If art can extend the flash of light in paper culture and art and incorporate paper culture into other art forms, it will certainly enhance the visual effect of the works of art, explore more exhibition space of the works, and strengthe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works. Enrich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rt form.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哲明;;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梁建兰,王建伟;扫地抹桌也要有文化知识[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3 王学仁;;弘扬文化知识之光[J];中国民族;1989年09期
4 王久宇;理解文化概念的一种思路[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5 傅建美;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文化背景知识[J];甘肃教育;2005年Z1期
6 刘振国,郝国强;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曲端;谈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必要性[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杨璐;文化的差异与翻译的殊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芜崧;广告语言的文化包装与解读偏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包文辉;翻译原则与跨文化交际[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崇燕;;了解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帮助[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2 许莹;;跨语言,跨文化——议初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夏君欢;;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A];中国名校卷(江西卷)[C];2013年
4 薛琛瑶;;从文化到艺术 从创意到关怀[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吕江;;现代化对文化知识产权的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刘志勇;;浅谈俄语专业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7 刘长远;王松;李慧杰;;正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李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赵建岳;;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教育点滴谈[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热孜完古力·肉孜;;加强初中安全教育的探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峰岩;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赤峰日报;2005年
2 许嘉璐;语言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王永章(作者为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关于我国文化产业深入发展的几点思考(上)[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董事长 王军;文化为品牌腾飞插上翅膀[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5 记者韩双;抚顺师专“茶文化”冷门专业未开先热[N];抚顺日报;2011年
6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英祺 梁玉;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N];光明日报;2014年
7 文化部部长 孙家正;《世界各国文化概览》前言[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唐天任(作者单位:常宁市委宣传部);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衡阳日报;2005年
9 傅五七;切实推进文化建设[N];九江日报;2006年
10 厦门大学高教所教授 潘懋元邋江西师范大学讲师、厦门大学博士生 刘小强;文化创新——大学教授艰难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子华;关于初中英语文化知识教学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柯旭荣;2014中美记者交流团来宁参观口译实践报告—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口译的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D];宁夏大学;2015年
3 许志迎;论张爱玲的英文创作[D];南京大学;2015年
4 胡鹏飞;中国法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本族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吐逊阿衣·艾买提;新疆维吾尔族口头文化中的乡土化学知识的开发与利用[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俞婷;初中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哲;泰国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8 刘燕;《文化中国的话语长城》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新疆大学;2015年
9 丁丽;论俄语成语先例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晓丹;瑜伽文化视角下吉首市瑜伽场馆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74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77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