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嘉庆至民国初期帽筒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5 17:10

  本文选题:帽筒 + 起源 ; 参考:《山东艺术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帽筒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器,它被摆放在朝觐的休息室、摆放在厅堂,用于盛放官帽;帽筒也是一种装饰用器,成双成对出现,被摆放在案几、摆放在床前,用于美化环境。它大约出现在嘉庆年间,发展至民国初期,经历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化解在新时代的春风,艺术风格特征因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转变。横向比较其他器物,它具有独特的实用性和象征意义,曾一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被人们追捧,后期向世俗的方向发展,又凝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纵向看自身发展,每个时期都带有时代的印记,价值观念随大环境而改变,南北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帽筒的装饰上,北方流行太师少保、一路封侯之类的装饰纹样,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官文化,榜上提名,光耀门楣;南方地区思想较为开放,装饰多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以V臀幕獠牡淖笆巫罹咛厣C蓖苍煨妥笆我允肺,

本文编号:1934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934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7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