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论马克思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0-12-18 10:19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转变的分析,探寻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轨迹。马克思从小受家庭氛围影响,文学素养较高。特别在波恩、柏林求学的阶段,他有过一段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他书写过许多有关爱情和理想的诗歌。尽管马克思本人对这些诗歌评价不高,梅林也评价这些诗歌散发着“平庸的浪漫主义”,但这是青年马克思思想珍贵的印记。马克思在当时面临着“应有”和“现有”之间的矛盾,后来,他开始关注现实世界并转向现实主义。《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走向社会舞台。这一阶段,他对物质利益问题有所重视,并对浪漫主义进行抨击。从这之后,马克思的思想逐渐转移到现实主义。马克思从浪漫主义转移到现实主义背后有着现代逻辑。资产阶级时代的现代问题日益突出,马克思从现实生产和历史层面寻求解决方案。马克思的转变有着否定之否定内涵,共产主义印证着辩证的精神。这种转变不仅是对浪漫主义的超越,更是对现实主义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关键概念与理论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与浪漫主义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的浪漫主义启蒙
    第二节 马克思诗歌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第二章 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第一节 对浪漫主义的反思
    第二节 《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
    第三节 转向现实主义
第三章 转向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第一节 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反思
    第二节 罗莎·卢森堡和卢卡奇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莎·卢森堡范式:从帝国主义到全球化[J]. 张梧.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2]可爱的燕子,或蝙蝠——50年前西方左翼关于现实主义边界的争论[J]. 洪子诚.  现代中文学刊. 2019(05)
[3]马克思对浪漫主义自我的超越[J]. 郝书翠.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19(01)
[4]心灵、形式与生活:从客体化走向对象化原则——卢卡奇《心灵与形式》中的物化逻辑研究[J]. 张秀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5]阿尔都塞Problematic概念的理解及其多种中译法的选择[J]. 潘志新.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6]再谈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的实质[J]. 潘志新.  榆林学院学报. 2017(05)
[7]切入现实:马克思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与超越[J]. 刘森林.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8)
[8]人的全面发展:从浪漫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J]. 赵锦英.  教学与研究. 2014(10)
[9]启蒙的理性主义与浪漫的理想主义——论学院时期马克思两个思想趋向的生成及其意义[J]. 刘文艺.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10]马克思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评弗朗西斯·兰德尔教授的《Marx the Romantic》[J]. 甘冲.  理论观察. 2013(02)



本文编号:2923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23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