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0 17:06
将济南市村落地名作为离散点,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村落地名进行分类统计;再利用核密度估计法等空间分析手段,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对不同类型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集中在南部丘陵山区,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与济南自然地理特征相吻合;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分布在适宜人类居住且经济发展较好的北部冲积平原和中部山前平原,直观地反映了地名命名同人类的生产和建设活动等的密切关联。济南市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充分映射了济南市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特征,见证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
【文章来源】: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自然景观类地名的空间分布
从图2(a)可以看出,地形地貌类地名在济南市的南部丘陵山区分布广泛,出现了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为了进一步分析此类地名的成因,将此类地名与济南市DEM进行叠加,获取高程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结果得到,随着高程的增加,“洼”“窝”“坞”等表示地势低平的地名用字比例逐渐减少,“山”“峪”“岭”等表示地势险峻的地名用字数量逐渐增加。这无疑表明了地形地貌类地名的形成受到了济南地势中高程的影响。从图2(b)可以看出,水文类地名分布比较均衡,而且从图4可以看出水文类地名大多沿河流分布。利用缓冲区分析,发现57%的水文类地名距河流不足1 km,可以进一步看出这类地名的成因与河流、湖泊之间的关系。
从图2(b)可以看出,水文类地名分布比较均衡,而且从图4可以看出水文类地名大多沿河流分布。利用缓冲区分析,发现57%的水文类地名距河流不足1 km,可以进一步看出这类地名的成因与河流、湖泊之间的关系。从图2(c)可以发现,动植物类地名的空间分布总体较为均衡。植物类地名在南部山区多以含“松”“林”“杨”等乔木、灌木的地名为主;中部和北部平原地带多以含“桃”“柿”“梨”等字的地名为主;动物类地名也有类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南部山区地名多以野生动物命名,中部和北部平原多以常见家畜命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场模型的城市餐饮服务热点探测及空间格局分析[J]. 张海平,周星星,汤国安,周蕾,叶信岳. 地理研究. 2020(02)
[2]藏族村落地名的空间格局、生成机制与保护策略——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J]. 李巍,杨斌. 地理研究. 2019(04)
[3]朝鲜咸镜南、北道地名景观空间分析比较研究[J]. 张芮,金石柱,孟庆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12)
[4]增城文化交汇区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林琳,钟志平,张洋,田嘉铄. 城市问题. 2018(10)
[5]基于GIS的保定乡村地名文化景观分析[J]. 王洪波,杨冉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1)
[6]吉林省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魏双建,郗笃刚,沈健.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8(02)
[7]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J]. 关中美,王同文,职晓晓. 经济地理. 2017(09)
[8]基于GIS的承德乡村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J]. 孙百生,郭翠恩,杨依天,葛伟. 地理科学. 2017(02)
[9]基于GIS的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 陈晨,修春亮,陈伟,李程洋. 地理科学. 2014(04)
[10]基于GIS的宁夏中卫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J]. 李建华,米文宝,冯翠月,杨显明. 人文地理. 2011(01)
本文编号:2928232
【文章来源】: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自然景观类地名的空间分布
从图2(a)可以看出,地形地貌类地名在济南市的南部丘陵山区分布广泛,出现了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为了进一步分析此类地名的成因,将此类地名与济南市DEM进行叠加,获取高程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结果得到,随着高程的增加,“洼”“窝”“坞”等表示地势低平的地名用字比例逐渐减少,“山”“峪”“岭”等表示地势险峻的地名用字数量逐渐增加。这无疑表明了地形地貌类地名的形成受到了济南地势中高程的影响。从图2(b)可以看出,水文类地名分布比较均衡,而且从图4可以看出水文类地名大多沿河流分布。利用缓冲区分析,发现57%的水文类地名距河流不足1 km,可以进一步看出这类地名的成因与河流、湖泊之间的关系。
从图2(b)可以看出,水文类地名分布比较均衡,而且从图4可以看出水文类地名大多沿河流分布。利用缓冲区分析,发现57%的水文类地名距河流不足1 km,可以进一步看出这类地名的成因与河流、湖泊之间的关系。从图2(c)可以发现,动植物类地名的空间分布总体较为均衡。植物类地名在南部山区多以含“松”“林”“杨”等乔木、灌木的地名为主;中部和北部平原地带多以含“桃”“柿”“梨”等字的地名为主;动物类地名也有类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南部山区地名多以野生动物命名,中部和北部平原多以常见家畜命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场模型的城市餐饮服务热点探测及空间格局分析[J]. 张海平,周星星,汤国安,周蕾,叶信岳. 地理研究. 2020(02)
[2]藏族村落地名的空间格局、生成机制与保护策略——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J]. 李巍,杨斌. 地理研究. 2019(04)
[3]朝鲜咸镜南、北道地名景观空间分析比较研究[J]. 张芮,金石柱,孟庆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12)
[4]增城文化交汇区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林琳,钟志平,张洋,田嘉铄. 城市问题. 2018(10)
[5]基于GIS的保定乡村地名文化景观分析[J]. 王洪波,杨冉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1)
[6]吉林省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魏双建,郗笃刚,沈健.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8(02)
[7]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J]. 关中美,王同文,职晓晓. 经济地理. 2017(09)
[8]基于GIS的承德乡村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J]. 孙百生,郭翠恩,杨依天,葛伟. 地理科学. 2017(02)
[9]基于GIS的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 陈晨,修春亮,陈伟,李程洋. 地理科学. 2014(04)
[10]基于GIS的宁夏中卫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J]. 李建华,米文宝,冯翠月,杨显明. 人文地理. 2011(01)
本文编号:2928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2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