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重塑的乡村规划设计方法及实践研究 ——以和龙市光东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3 23:38
地域文化是乡村的重要资源与财富,地理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是地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地域因其历史背景、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一个群体或民族所具备的历史性、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特点,更是文化在地性的重要表达。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在近几年乡村建设的热潮下,许多基层单位一味追求速度,视城市文化与资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导致了我国乡村“千村一面”、“千篇一律”的问题日益加剧,一些乡村盲目追求城市的生活方式,钢筋水泥与西式洋楼对我国乡村的地域风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忽视地域文化、规行矩步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因此,挖掘乡村区域范围内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乡村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形成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乡村,是当前社会背景下乡村规划的重要任务。本论文基于地域文化重塑的角度,对拥有独特地域文化资源的和龙市光东村进行文化挖掘并提出相关学理性研究与针对性设计。对其自然环境、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进行总结并分析,运用所学的规划理论结合其他各学科理论方法,以期“以点带面”,力求使我国的乡村规划具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新的突破点。本文首先阐述了“乡...
【文章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相关宣传资料d)
坊的成立进行乡村地域文化的重塑,在乡村活力焕发,立许村论坛,举办 许村国际文化艺术节 等等在历史地似的进行文化创新,使许村的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可以归纳为从 自上而下 到 自下而上 的乡村振兴的图 1-2 许村计划模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地域文化重塑原则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中原建筑文化对渤海国建筑的影响[J]. 张俊峰,曹佳佳. 四川建材. 2018(03)
[2]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 陈江生. 理论视野. 2018(01)
[3]乡村振兴 战略之举[J]. 张祝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7(06)
[4]昭通市发展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J]. 饶勋剑,陈永华.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4)
[5]传统村落保护视角下美丽新农村发展探讨[J]. 陈翰逸. 建设科技. 2016(05)
[6]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以甘肃省红砂岘村为例[J]. 韩雪婷,郭海. 小城镇建设. 2016(02)
[7]城镇规划·地域印象[J]. 孙丽深.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02)
[8]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景观的营造[J]. 李越群,朱艳莉,周建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9]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符号表达[J]. 宋航. 山西建筑. 2008(29)
[10]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张玉明,刘宁.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4)
硕士论文
[1]基于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初探[D]. 谢安安.中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17345
【文章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相关宣传资料d)
坊的成立进行乡村地域文化的重塑,在乡村活力焕发,立许村论坛,举办 许村国际文化艺术节 等等在历史地似的进行文化创新,使许村的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可以归纳为从 自上而下 到 自下而上 的乡村振兴的图 1-2 许村计划模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地域文化重塑原则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中原建筑文化对渤海国建筑的影响[J]. 张俊峰,曹佳佳. 四川建材. 2018(03)
[2]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 陈江生. 理论视野. 2018(01)
[3]乡村振兴 战略之举[J]. 张祝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7(06)
[4]昭通市发展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J]. 饶勋剑,陈永华.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4)
[5]传统村落保护视角下美丽新农村发展探讨[J]. 陈翰逸. 建设科技. 2016(05)
[6]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以甘肃省红砂岘村为例[J]. 韩雪婷,郭海. 小城镇建设. 2016(02)
[7]城镇规划·地域印象[J]. 孙丽深.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02)
[8]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景观的营造[J]. 李越群,朱艳莉,周建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9]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符号表达[J]. 宋航. 山西建筑. 2008(29)
[10]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张玉明,刘宁.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4)
硕士论文
[1]基于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初探[D]. 谢安安.中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17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01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