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景观格局视角的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研究——以徐州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7 19:29
[目的]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区域绿地生态网络与生态功能优化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方法]文章以徐州示范为例,在城市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异质性研究分析基础上,探索城市规划区城乡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路径;运用经济学与生态学原理,按"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理念,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优化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从市域与城市规划区视角,合理配置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景观组分,进而优化区域绿地生态网络。[结果]研究得出2005—2015年研究范围城市化造成大量耕地消失,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加,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快速推进,林地面积占比大幅度增加;地表覆被变化直接表现为景观格局的快速破碎化和景观多样性的下降,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急需提高,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也均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重点提出了强化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完整性与连通性,挖掘潜在生态功能等的区域绿地生态网络一系列优化方案。[结论]文章为研究区及延伸的城乡区域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方法与途径。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15年徐州市区研究范围各类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比
该文以2005年、2015年遥感影像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 2005年5月Qucikbird多光谱数据,全色分辨率0.6m, 2015年5月WorldViewⅡ数据,全色分辨率0.5m。图2 2015年徐州市区研究范围各类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比
(1)景观结构和功能优化。城乡区域绿地系统景观元素所形成的结构,决定景观要素和景观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景观功能。景观生态学要求城市规划区的斑块、廊道及基质应合理分布,基于廊道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规划应预留从微山湖等重要自然生态斑块引向城市的主要廊道控制宽度100~200m。值得指出,在城市城郊绿地系统中,网络状绿色廊道组成的骨架有机地连接不同地段、不同尺度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区绿地生态网络与过程的完整性、连通性,以及网络结构功能,也直接关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娱乐、游憩场所的整体功能优化。(2)景观异质性优化。研究表明景观异质性越大、类型越多、防止外来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生态系统也更加稳定。针对研究范围的景观异质性不足,提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绿地形式的广泛共存,以及增加绿化树种,注重每块绿地的个性特征,强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城市群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及应用研究[J]. 殷炳超,何书言,李艺,李杨帆. 生态学报. 2018(12)
[2]基于园林景观改造的生态化农业示范园构建实践及规划——以司马矿区为研究对象[J]. 吴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4)
[3]北戴河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研究[J]. 李秀芝.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3)
[4]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J]. 卿凤婷,彭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6)
[5]城市生态网络空间评价及其格局优化[J]. 张远景,俞滨洋. 生态学报. 2016(21)
[6]扬州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J]. 吴榛,王浩. 生态学杂志. 2015(07)
[7]环太湖复合型生态网络构建[J]. 陈剑阳,尹海伟,孔繁花,幺贵鹏. 生态学报. 2015(09)
[8]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长河镇生态绿地网络优化研究[J]. 唐吕君,蒋文伟,李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1)
[9]基于MSPA与最小路径方法的巴中西部新城生态网络构建[J]. 许峰,尹海伟,孔繁花,徐建刚. 生态学报. 2015(19)
[10]基于城镇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自然景观保护恢复技术与网络规划[J]. 孙逊,张晓佳,雷芸,李雄. 中国园林. 2013(10)
本文编号:3022714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15年徐州市区研究范围各类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比
该文以2005年、2015年遥感影像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 2005年5月Qucikbird多光谱数据,全色分辨率0.6m, 2015年5月WorldViewⅡ数据,全色分辨率0.5m。图2 2015年徐州市区研究范围各类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比
(1)景观结构和功能优化。城乡区域绿地系统景观元素所形成的结构,决定景观要素和景观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景观功能。景观生态学要求城市规划区的斑块、廊道及基质应合理分布,基于廊道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规划应预留从微山湖等重要自然生态斑块引向城市的主要廊道控制宽度100~200m。值得指出,在城市城郊绿地系统中,网络状绿色廊道组成的骨架有机地连接不同地段、不同尺度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区绿地生态网络与过程的完整性、连通性,以及网络结构功能,也直接关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娱乐、游憩场所的整体功能优化。(2)景观异质性优化。研究表明景观异质性越大、类型越多、防止外来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生态系统也更加稳定。针对研究范围的景观异质性不足,提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绿地形式的广泛共存,以及增加绿化树种,注重每块绿地的个性特征,强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城市群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及应用研究[J]. 殷炳超,何书言,李艺,李杨帆. 生态学报. 2018(12)
[2]基于园林景观改造的生态化农业示范园构建实践及规划——以司马矿区为研究对象[J]. 吴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4)
[3]北戴河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研究[J]. 李秀芝.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3)
[4]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J]. 卿凤婷,彭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6)
[5]城市生态网络空间评价及其格局优化[J]. 张远景,俞滨洋. 生态学报. 2016(21)
[6]扬州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J]. 吴榛,王浩. 生态学杂志. 2015(07)
[7]环太湖复合型生态网络构建[J]. 陈剑阳,尹海伟,孔繁花,幺贵鹏. 生态学报. 2015(09)
[8]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长河镇生态绿地网络优化研究[J]. 唐吕君,蒋文伟,李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1)
[9]基于MSPA与最小路径方法的巴中西部新城生态网络构建[J]. 许峰,尹海伟,孔繁花,徐建刚. 生态学报. 2015(19)
[10]基于城镇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自然景观保护恢复技术与网络规划[J]. 孙逊,张晓佳,雷芸,李雄. 中国园林. 2013(10)
本文编号:3022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02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