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1-03-28 22:27
  针对二维图像仅能展示生态交错带景观布局情况,缺乏空间感的问题,设计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系统采用固定翼无人机从不同方向获取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二维高空图像;采用GPS等高端仪器获取测绘数据,结合所采集二维图像构建数字高程模型,利用地理信息分析软件校正二维图像,消除畸变和位移产生的图像误差,得到数字正射影像叠加在数字高程模型上;利用TerraBuilder三维地形管理工具创建三维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数据库,融合差异图像与数据构建三维数字化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实例分析显示,所设计系统可呈现逼真的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三维重建效果,为分析各斑块在景观空间格局中的分布情况提供准确数据。 

【文章来源】:现代电子技术. 2020,43(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设计


基于TerraBuilder的三维重建流程

航线图,任务规划,无人机,航线


以某海岸生态交错带为实验对象,验证本文系统生态交错带空间格局三维数字化重建效果。本文系统采集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图像的无人机航线任务规划如图2所示。采集到的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图像如图3所示。该图像素矩阵大小为400×320,分辨率为1 024×786,由于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具备较明显的地形起伏特点,所以能精准地反映本文系统的适应性。图3 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图像

分布情况,生态交错带,图像,斑块


图2 无人机航线任务规划由图3可以看出本文系统得到的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图像画质清晰、格局鲜明,原因在于本文系统数据处理过程中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并在模型上叠加数字正射影,有效校正图像,消除重建误差,使生态交错带信息完整展现。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的三维数字化重建结果如图4所示。通过图4三维重建结果,分析该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获取各斑块要素动态信息,分析该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中各斑块在空间格局中的分布情况数据,根据村镇、耕地、未开发土地等斑块规模和斑块面积比,正确规划该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根据各斑块规模和破碎化指数,判断该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开发利用强度。通过生态风险指数评估各个板块的风险强度,为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综上可知,本文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为有效分析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掌握斑块多样性提供分析工具与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正射影像镶嵌的质量评价方法[J]. 张莎莎,王树根.  应用科学学报. 2018(03)
[2]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评价的佛山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研究[J]. 肖华斌,盛硕,刘嘉.  中国园林. 2017(11)
[3]垂直起降无人机基于图像的目标跟踪控制[J]. 刘锦涛,高丽,吴文海,李静.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06)
[4]太湖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演变[J]. 王芳,谢小平,陈芝聪.  应用生态学报. 2017(11)
[5]基于面结构光几何关系的三维数字化研究[J]. 杨海清,王洋洋.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8(07)
[6]一种基于分层约束的露天矿DEM构建方法[J]. 朱文博,张锦.  测绘科学. 2017(07)
[7]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露天矿边坡三维重建[J]. 王果,蒋瑞波,肖海红,张迪.  中国矿业. 2017(04)
[8]基于格局与过程耦合机制的景观空间格局优化方法研究[J]. 康世磊,岳邦瑞.  中国园林. 2017(03)
[9]计算机图形处理器加速的光学航空影像正射校正[J]. 全吉成,王平,王宏伟.  光学精密工程. 2016(11)
[10]提孜那甫河流域冰-草生态交错带MODZS动态特征[J]. 庄宇娇,贾翔,陈孟禹,陈蜀江,黄铁成.  山地学报. 2016(06)



本文编号:3106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106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