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沉陷水域构建漂浮特色小镇景观形态规划研究 ——以淮南潘谢矿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4 18:56
特色小镇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一种具有建立综合性功能、延续特色产业链条、营造特色景观风貌等需求的创新平台。近年来,在对待平原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沉陷水域的水资源治理利用、居民避险搬迁及矿区转型发展等社会与生态问题中,“采煤沉陷水域构建漂浮城镇”的思路随之提出。为了实现水土资源优化利用和顺应我国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漂浮城镇要以美丽宜居的新型社会空间作为总体建设方向,充分展现漂浮特色、生态特色及多规融合的景观形态特色。因此,尝试将漂浮城镇建设与特色小镇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深入探究漂浮城镇的多样化功能建设、特色化景观形态塑造、及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等,以此提出“漂浮特色小镇”构建新模式。漂浮特色小镇以漂浮空间形态为核心特色,以生态居住、生态旅游等为特色功能,以形成循环经济的特色生态产业链、良性共生的生态环境体系为特色发展模式,共创漂浮特色景观形态。论文重点为形成“三生交融”、“宜居、宜业、宜游”的空间功能布局与漂浮特色景观风貌,做出符合生态化治理目标,和具有舒适生态气候特征的规划设计。本文首先以淮南潘谢矿区采煤沉陷水域为规划设计背景,从矿区沉陷...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启示与相关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漂浮居住空间形态研究概况
2.2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概况
2.3 相关理论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特色小镇视域下的漂浮小镇构建新模式
3.1 漂浮特色小镇构建背景与基础
3.2 漂浮特色小镇发展类型与培育目标
3.3 漂浮特色景观形态营造策略分析
3.4 漂浮特色风貌建造技术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漂浮特色小镇生态宜居景观空间的构建
4.1 特色景观空间识别与优化
4.2 景观空间设计对微气候的影响
4.3 调节景观空间微气候环境的设计方法
4.4 漂浮特色景观视觉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漂浮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5.1 前期调研分析
5.2 设计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5.3 规划设计策略
5.4 规划引导与实施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后续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时序TM影像的淮南潘谢矿区采煤沉陷水域动态监测[J]. 王启元,肖武,李素萃,张文凯,张伟. 中国煤炭. 2018(07)
[2]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江浙沪地区典型性特色小镇景观规划案例的调查分析[J]. 邰杰. 北方建筑. 2018(03)
[3]关于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使命的思考[J]. 董祚继. 资源导刊. 2018(06)
[4]寒地城市景观视觉评价体系研究[J]. 孙明阳.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15)
[5]基于场地生境营造的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研究[J]. 王晶懋,刘晖,宋菲菲,郭锋. 中国园林. 2018(02)
[6]中部地区小城市特色空间认知方法研究——以安徽泗县为例[J]. 吴冠秋,钱云. 规划师. 2018(02)
[7]生物浮岛与漂浮植物对开放池塘水质净化效果[J]. 刘旻慧,闻学政,张志勇,王岩,刘海琴,张迎颖,宋伟,严少华,秦红杰.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6)
[8]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 王旭阳,黄征学. 区域经济评论. 2017(05)
[9]城市空间特色的提炼与塑造——以《淮南市城市空间特色规划》为例[J]. 张艺. 住宅与房地产. 2017(24)
[10]近15年淮南矿区积水沉陷区遥感监测[J]. 王月,汪桂生.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7(07)
博士论文
[1]基于生态理念的山地城市水资源规划研究[D]. 段秀举.重庆大学 2015
[2]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实践研究[D]. 林隽.华南理工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中国特色小镇景观研究[D]. 柯于锴.湖北美术学院 2018
[2]特色小镇的内涵延伸及空间建构策略探析[D]. 孟思.苏州科技大学 2017
[3]基于海洋文化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D]. 董玉.大连理工大学 2017
[4]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煤炭型矿业城市风貌特色要素识别与优化研究[D]. 江本川.安徽建筑大学 2017
[5]生态修复理念下的采煤塌陷区湿地公园设计研究[D]. 龚叶明.合肥工业大学 2014
[6]基于微气候改善的城市景观设计[D]. 王明月.南京林业大学 2013
[7]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微气候环境改善的研究[D]. 李飞.西南交通大学 2013
[8]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街头绿地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D]. 林楠.南京林业大学 2012
[9]淮南潘集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研究[D]. 裴文明.南京大学 2012
[10]基于平原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景观恢复研究[D]. 汤淏.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04689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启示与相关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漂浮居住空间形态研究概况
2.2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概况
2.3 相关理论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特色小镇视域下的漂浮小镇构建新模式
3.1 漂浮特色小镇构建背景与基础
3.2 漂浮特色小镇发展类型与培育目标
3.3 漂浮特色景观形态营造策略分析
3.4 漂浮特色风貌建造技术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漂浮特色小镇生态宜居景观空间的构建
4.1 特色景观空间识别与优化
4.2 景观空间设计对微气候的影响
4.3 调节景观空间微气候环境的设计方法
4.4 漂浮特色景观视觉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漂浮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5.1 前期调研分析
5.2 设计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5.3 规划设计策略
5.4 规划引导与实施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后续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时序TM影像的淮南潘谢矿区采煤沉陷水域动态监测[J]. 王启元,肖武,李素萃,张文凯,张伟. 中国煤炭. 2018(07)
[2]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江浙沪地区典型性特色小镇景观规划案例的调查分析[J]. 邰杰. 北方建筑. 2018(03)
[3]关于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使命的思考[J]. 董祚继. 资源导刊. 2018(06)
[4]寒地城市景观视觉评价体系研究[J]. 孙明阳.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15)
[5]基于场地生境营造的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研究[J]. 王晶懋,刘晖,宋菲菲,郭锋. 中国园林. 2018(02)
[6]中部地区小城市特色空间认知方法研究——以安徽泗县为例[J]. 吴冠秋,钱云. 规划师. 2018(02)
[7]生物浮岛与漂浮植物对开放池塘水质净化效果[J]. 刘旻慧,闻学政,张志勇,王岩,刘海琴,张迎颖,宋伟,严少华,秦红杰.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6)
[8]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 王旭阳,黄征学. 区域经济评论. 2017(05)
[9]城市空间特色的提炼与塑造——以《淮南市城市空间特色规划》为例[J]. 张艺. 住宅与房地产. 2017(24)
[10]近15年淮南矿区积水沉陷区遥感监测[J]. 王月,汪桂生.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7(07)
博士论文
[1]基于生态理念的山地城市水资源规划研究[D]. 段秀举.重庆大学 2015
[2]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实践研究[D]. 林隽.华南理工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中国特色小镇景观研究[D]. 柯于锴.湖北美术学院 2018
[2]特色小镇的内涵延伸及空间建构策略探析[D]. 孟思.苏州科技大学 2017
[3]基于海洋文化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D]. 董玉.大连理工大学 2017
[4]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煤炭型矿业城市风貌特色要素识别与优化研究[D]. 江本川.安徽建筑大学 2017
[5]生态修复理念下的采煤塌陷区湿地公园设计研究[D]. 龚叶明.合肥工业大学 2014
[6]基于微气候改善的城市景观设计[D]. 王明月.南京林业大学 2013
[7]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微气候环境改善的研究[D]. 李飞.西南交通大学 2013
[8]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街头绿地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D]. 林楠.南京林业大学 2012
[9]淮南潘集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研究[D]. 裴文明.南京大学 2012
[10]基于平原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景观恢复研究[D]. 汤淏.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04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0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