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苏州留园景观要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4 16:50
  【目的】借助微气候数字模拟软件,研究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的具体微气候效应,从微气候角度为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要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营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小型园林空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州留园中部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气候现场实测,探索冬夏两季研究对象的基本微气候特征和热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选取ENVI-met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一步对留园进行景观要素的量变模拟,逐一解析水体面积、植被郁闭度、建筑密度及高度对微气候的影响规律。【结果】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对微气候的影响程度不同,3种要素对风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水体面积与郁闭度对温湿度的调节作用比景观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明显。前两者在日间均有较强的降温、增湿的作用,尤其在夏季中午时段影响最为显著,但对热环境的调节效能却并不随其参数增加而等比增大。【结论】根据风景园林地域特征设置各要素的合适阈值,才能在游园功能、景观感受与热舒适性间找到平衡,从而更加有效地调节庭园的风热环境。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4(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框架
    1.3 微气候现场实测
    1.4 模拟软件的选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夏两季留园小气候实测结果
        2.1.1 空气温度
        2.1.2 相对湿度
        2.1.3 风速
    2.2 模型建立与模型校验
    2.3 留园景观要素量变模拟
        2.3.1 模拟案例的确定
        2.3.2 水体要素对风热环境的影响
        2.3.3 植被要素对风热环境的影响
        2.3.4 景观建筑要素对风热环境的影响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湿热地区景观要素配置对园林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 薛思寒,肖毅强,王琨.  中国园林. 2018(02)
[2]城市开敞空间热环境调控规划方法研究——以广东南海为例[J]. 梁颢严,肖荣波,孟庆林.  中国园林. 2016(12)
[3]城市滨水带环境小气候与空间断面关系研究 以上海苏州河滨水带为例[J]. 刘滨谊,林俊.  风景园林. 2015(06)
[4]住区微气候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 马杰,李晓锋,朱颖心.  太阳能学报. 2013(12)
[5]基于微气候动态信息技术的城市街区环境特征研究[J]. 王振,李保峰.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1(02)

博士论文
[1]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D]. 徐小东.东南大学 2005
[2]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 林波荣.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04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04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6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