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15:17
教师的情感表达要靠语言,语言中蕴含着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积极的、消极的甚至是中性的。因此,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健康情感的形成、道德价值观的内化和人格的涵养等方面都发挥着弥散性的作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理想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培养都与教师的一言一行有直接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在小学阶段对儿童的情感、道德等方面不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对儿童今后的成长往往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进行调查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目前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现状如何?在不同的情境当中,教师语言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中性的?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例如,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这些问题都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在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教师语言及教师情感表达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接下来对教师语言、教师情感及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中将教师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主要有情感词汇、语调语速、节奏、眼神、手势、面...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
在本文中,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主要有肢体表达、面部表情表达及口头语言表达。在肢体表达方面,教师通过手势和身姿等以空间距离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情感,如“竖起大拇指”、“摸摸学生的头”、“走到学生的身边”等;在面部表情表达方面,教师通过眼神和脸部向学生表达情感,如“板着脸”、“瞪眼睛”等;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教师主要是通过情感词汇及语调语速向学生表达情感,经常用的有“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由于教师在性别、年龄、教龄、任教年级及执教学科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有差异。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哪种情感表达方式如下图2所示。从图2中可知,仅有2.67%的教师没有注意在教学中经常用的哪种情感表达方式,但有52.00%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达情感,29.33%的教师选择的是面部表情向学生传递情感,16.00%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手势等肢体动作向学生表达情感。说明口头语言、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情感表达方式,其中,口头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对自己的学生投入真挚的情感。①教师对教育事业热爱的具体调查情况如下图3所示。从图3中可知,有12.00%的教师非常热爱教育事业,51.33%的教师比较热爱教育事业,不过对教育事业一般般的教师也不在少数,所占百分比是32.67%,还有4.00%的教师不热爱教育事业。笔者与教师交谈时,得知有些教师刚参加教育工作时,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及各种琐事的影响对教育事业也就没有感觉了,他们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教育任务”就行。这表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会影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生冲突中教师权威的旁落与重塑[J]. 张国浩. 教学与管理. 2019(12)
[2]提升教师情感素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访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J]. 刘胡权.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3)
[3]论教师权威的必要性[J]. 沈萍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4)
[4]涵情育德 以德育人——“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人’培养——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的思想与实践[J]. 朱小蔓,王坤. 中小学德育. 2018(09)
[5]论教师权威[J]. 胡元林. 教育评论. 2018(08)
[6]教师发展迈向“情感素养”提升新阶段——以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为例[J]. 陈永兵. 人民教育. 2018(Z2)
[7]国外教师情感研究演进及趋势[J]. 余可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04)
[8]教师教学语言的“学科”表达维度[J]. 许迅.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7)
[9]论教师情感的教育品性[J]. 刘诗波. 当代教师教育. 2018(02)
[10]“情感—交往”型课堂:课程育人的一种人文主义探索路径[J]. 朱小蔓,王坤.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5)
博士论文
[1]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 林成堂.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教师感情修养研究[D]. 赵鑫.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教师权威研究[D]. 冯夏.闽南师范大学 2018
[2]教师课堂情绪表达与困境研究[D]. 李娟.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小学教师课堂情感表达研究[D]. 王立硕.安徽师范大学 2016
[4]情感视域下的幼儿语言教育研究[D]. 邢智辉.辽宁师范大学 2013
[5]回归语言之善[D]. 袁先全.华中师范大学 2010
[6]语文教师课堂手势语研究[D]. 何灿辉.湘潭大学 2009
[7]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邢艳丽.山东师范大学 2009
[8]教师情感能力的研究[D]. 徐志刚.南京师范大学 2007
[9]从情感接受的角度品味教师语言[D]. 万俊锋.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15762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
在本文中,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主要有肢体表达、面部表情表达及口头语言表达。在肢体表达方面,教师通过手势和身姿等以空间距离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情感,如“竖起大拇指”、“摸摸学生的头”、“走到学生的身边”等;在面部表情表达方面,教师通过眼神和脸部向学生表达情感,如“板着脸”、“瞪眼睛”等;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教师主要是通过情感词汇及语调语速向学生表达情感,经常用的有“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由于教师在性别、年龄、教龄、任教年级及执教学科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有差异。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哪种情感表达方式如下图2所示。从图2中可知,仅有2.67%的教师没有注意在教学中经常用的哪种情感表达方式,但有52.00%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达情感,29.33%的教师选择的是面部表情向学生传递情感,16.00%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手势等肢体动作向学生表达情感。说明口头语言、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情感表达方式,其中,口头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对自己的学生投入真挚的情感。①教师对教育事业热爱的具体调查情况如下图3所示。从图3中可知,有12.00%的教师非常热爱教育事业,51.33%的教师比较热爱教育事业,不过对教育事业一般般的教师也不在少数,所占百分比是32.67%,还有4.00%的教师不热爱教育事业。笔者与教师交谈时,得知有些教师刚参加教育工作时,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及各种琐事的影响对教育事业也就没有感觉了,他们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教育任务”就行。这表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会影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生冲突中教师权威的旁落与重塑[J]. 张国浩. 教学与管理. 2019(12)
[2]提升教师情感素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访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J]. 刘胡权.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3)
[3]论教师权威的必要性[J]. 沈萍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4)
[4]涵情育德 以德育人——“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人’培养——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的思想与实践[J]. 朱小蔓,王坤. 中小学德育. 2018(09)
[5]论教师权威[J]. 胡元林. 教育评论. 2018(08)
[6]教师发展迈向“情感素养”提升新阶段——以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为例[J]. 陈永兵. 人民教育. 2018(Z2)
[7]国外教师情感研究演进及趋势[J]. 余可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04)
[8]教师教学语言的“学科”表达维度[J]. 许迅.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7)
[9]论教师情感的教育品性[J]. 刘诗波. 当代教师教育. 2018(02)
[10]“情感—交往”型课堂:课程育人的一种人文主义探索路径[J]. 朱小蔓,王坤.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5)
博士论文
[1]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 林成堂.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教师感情修养研究[D]. 赵鑫.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教师权威研究[D]. 冯夏.闽南师范大学 2018
[2]教师课堂情绪表达与困境研究[D]. 李娟.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小学教师课堂情感表达研究[D]. 王立硕.安徽师范大学 2016
[4]情感视域下的幼儿语言教育研究[D]. 邢智辉.辽宁师范大学 2013
[5]回归语言之善[D]. 袁先全.华中师范大学 2010
[6]语文教师课堂手势语研究[D]. 何灿辉.湘潭大学 2009
[7]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邢艳丽.山东师范大学 2009
[8]教师情感能力的研究[D]. 徐志刚.南京师范大学 2007
[9]从情感接受的角度品味教师语言[D]. 万俊锋.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15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31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