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的抽象观念系统——构成主义与风格派之构成观念及理论比较
发布时间:2021-08-01 16:22
20世纪设计领域最重要的发展和突破,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突起,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础,为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0世纪初俄国构成主义与荷兰风格派齐头并进地发展了相似的图形语汇,(2)构成主义平面设计将遵循客观法则和基于普世价值的形式视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建立了极具特色的形式表达方式,包括几何语言、独创的、有特定审美价值的色彩和形式表达;与此同时,风格派将平面设计视为作用于人类精神的一种精密工具,认为这种工具能够将表现的准确性和完美的执行力有机地融为一体。作为二种观念与理论的奠基人,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在相似的视野下,以抽象的表达方式构建了全然不同的两种体系,这两种构成体系在本质上是对立的:构成主义使用了动感的形式和宁静的色彩,而风格派则使用了静态的形式和活跃的色彩。导致这种区别的关键,是两者对艺术职责的不同理解。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受至上主义观念影响的构成主义平面设计
在选择以抽象几何形式作为对艺术最本质的表达时,构成主义和风格派虽然都将哲学和精神问题与平面、空间、动态等形式问题加以同等的考量,但他们使用的方式却截然不同。风格派平面设计作品,始终专注于基本的两种构成方式,即作品蕴含的运动感和线条、以及色彩和平面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这些思考是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发展的基础。在将空间和形式融合成统一的平面模式后,蒙德里安开始寻求一种全新的、以细分几何形为基础的平衡,同时着手研究活跃画面的方式。他发现,通过纵横构图和纯色之间的平衡,能够表达出“真实现实”的普遍性与和谐感,在这种组合下,元素间的微妙关系能在简单的形式中保持一种稳定和平衡。蒙德里安试图用与世间万象对等的图形语言来探索世界的本质,在他的观念和作品中,所有形式的共同特征是强调具有普遍性的结构。因此风格派平面设计的形式,一般是以拓展垂直、水平的线条和二者的穿插结构获得几何形的平面,或者用连续的线条表达这个平面。尽管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形式是静态的,但是通过色彩和静态形式的相互作用,画面呈现出活跃的构成。(图3)
图1 受至上主义观念影响的构成主义平面设计实际上,构成主义代表人物众多,有瓦瓦拉·史蒂潘诺娃(Varvara Stepanova,1894–1958)、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3)、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ksandr Rodchenko,1891–1956)等,风格派也有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1883–1931)、凡·德·莱克(Van der Leck,1876–1958)、赫里特·里特费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以及范·伊斯特伦(Van Eesteren,1897–1988)等,他们都参与了将构成主义和风格派“具体化”的实践活动。在构成主义与风格派发展期间,他们将设计实践与观念相联系,投入地促成观念的具体化过程,这从以往的设计史研究中可以得到较全面的了解。可以说,他们的贡献,是理解了构成主义与风格派平面设计的主要目标,即:为人类创造更有生机、更幸福的环境。但是,马列维奇通过他的“至上主义”构成,引入了一种新的、建立在开放的几何形式之上的图形语言,构建了新的图形法则,而且试图寻找一种表达方式,能够传达普遍真理(universal truth)和精神秩序(spiritual order),⑥影响了包括利西斯基在内的一大批构成主义代表人物,成为其观念与理论最重要的奠基人,利西斯基则通过将抽象艺术运用于生活和宣传而成为构成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也只有在皮耶特?蒙德里安参与到风格派之后,才使风格派保有统一的观念。
本文编号:3315850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受至上主义观念影响的构成主义平面设计
在选择以抽象几何形式作为对艺术最本质的表达时,构成主义和风格派虽然都将哲学和精神问题与平面、空间、动态等形式问题加以同等的考量,但他们使用的方式却截然不同。风格派平面设计作品,始终专注于基本的两种构成方式,即作品蕴含的运动感和线条、以及色彩和平面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这些思考是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发展的基础。在将空间和形式融合成统一的平面模式后,蒙德里安开始寻求一种全新的、以细分几何形为基础的平衡,同时着手研究活跃画面的方式。他发现,通过纵横构图和纯色之间的平衡,能够表达出“真实现实”的普遍性与和谐感,在这种组合下,元素间的微妙关系能在简单的形式中保持一种稳定和平衡。蒙德里安试图用与世间万象对等的图形语言来探索世界的本质,在他的观念和作品中,所有形式的共同特征是强调具有普遍性的结构。因此风格派平面设计的形式,一般是以拓展垂直、水平的线条和二者的穿插结构获得几何形的平面,或者用连续的线条表达这个平面。尽管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形式是静态的,但是通过色彩和静态形式的相互作用,画面呈现出活跃的构成。(图3)
图1 受至上主义观念影响的构成主义平面设计实际上,构成主义代表人物众多,有瓦瓦拉·史蒂潘诺娃(Varvara Stepanova,1894–1958)、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3)、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ksandr Rodchenko,1891–1956)等,风格派也有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1883–1931)、凡·德·莱克(Van der Leck,1876–1958)、赫里特·里特费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以及范·伊斯特伦(Van Eesteren,1897–1988)等,他们都参与了将构成主义和风格派“具体化”的实践活动。在构成主义与风格派发展期间,他们将设计实践与观念相联系,投入地促成观念的具体化过程,这从以往的设计史研究中可以得到较全面的了解。可以说,他们的贡献,是理解了构成主义与风格派平面设计的主要目标,即:为人类创造更有生机、更幸福的环境。但是,马列维奇通过他的“至上主义”构成,引入了一种新的、建立在开放的几何形式之上的图形语言,构建了新的图形法则,而且试图寻找一种表达方式,能够传达普遍真理(universal truth)和精神秩序(spiritual order),⑥影响了包括利西斯基在内的一大批构成主义代表人物,成为其观念与理论最重要的奠基人,利西斯基则通过将抽象艺术运用于生活和宣传而成为构成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也只有在皮耶特?蒙德里安参与到风格派之后,才使风格派保有统一的观念。
本文编号:3315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31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