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复写:高强度再利用背景下的首钢北京冬奥组委总部景观设计营建
发布时间:2021-10-11 06:25
当今中国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工业旧址采取高强度再开发的模式已成为趋势,工业建筑及户外场所面临存亡的巨大挑战,如何认识和尊重工业遗存成为此类后工业改造项目面临的新课题。随着首钢的搬迁与转型,作为首钢发展的起点与北部对外门户的西十筒仓区域,成为北京冬奥组委总部落户之选。面对建筑的先行与价值的不认同所带来的工业体系破碎化,景观设计重拾了工业系统的价值,在阅读并尊重原有工业空间逻辑的基础上,对原有地形结构进行创造性复写,并将重译的工业碎片谨慎地嵌入景观体系中。"碎片复写"设计方式的提出为高强度开发背景下的工业旧址再利用乃至城市空间更新如何兼顾科学与艺术、法则与自由提供了策略。
【文章来源】:中国园林.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5 培植的“粗野”(陈尧摄)
建筑施工阶段,冷却水池被完全填埋,铁轨被拆,保留下来的工业设施成为再利用的关键性碎片——天车、火车头和传送带伫立在场地中,一些小型的工业材料如铁碗、锈钢板、耐火砖、钢板和枕木被拆卸下来,异地存放在首钢厂房中(图4)。铁轨汇聚的东侧地带为狭长的三角形,此处的料仓建筑改造后的入口标高比场地现状低约1.4m,因此建筑施工队装设临时挡墙处理地形高差。规划的消防通道围绕前庭院建筑成圈,并在料仓与转运站之间经过,连接到北庭院。原本堆放物料的北庭院,用拆除的建筑垃圾制成再生建筑骨料生态砖作为铺装,临时改造成休闲广场,保留的2架传送带支柱孤立于上(图5)。纵横交错的地下市政管网主要铺设在消防通道以及北庭院下,这使场地带有了制约乔灌木生长的隐性基因,因此新景观体系的构建,尤其是植被种类与种植位点的选择需要小心谨慎。4.2 骨骼的复写
2016年1月,景观设计公司开始介入这片景观设计范围为5.95hm2的土地。在高强度开发、建筑先行的背景下,由于建筑施工组织的工作需求、对场地工业系统整体价值的不认同,以及工业设施变卖后的经济考虑等诸多原因,户外场地不断做出让步与妥协,大量工业设施被拆除或破坏,原有的工业体系完全破碎化。同时,对工业旧址这种特征鲜明的城市空间进行改造,如何从线性逻辑的工业生产空间变为网状逻辑的城市生活空间,是景观设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因而设计师将面临“保护”与“创新”的双重挑战。2016年5月,由朱育帆教授带领的设计团队开始对西十筒仓区域进行景观设计,期间与建筑设计方、市政部门、施工团队和厂区进行了密切、频繁的创造性协作和沟通。最终落地的方案为工业旧址景观改造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其设计方法可总结为“碎片复写”。3 设计哲学:诗意复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景观复写——从空间分析到设计途径[J]. 魏方,朱育帆. 风景园林. 2019(07)
[2]从高炉供料区到奥运办公园区——首钢西十冬奥广场设计[J]. 薄宏涛. 建筑学报. 2018(05)
[3]18世纪英国废墟景观之美学探究[J]. 李溪. 风景园林. 2017(12)
[4]景观的“时空体”研究[J]. 魏方. 住区. 2017(03)
[5]首钢西十筒仓改造工程简析[J]. 杨伯寅,刘伯英. 城市环境设计. 2016(04)
[6]北京工业用地转型升级路径建设刍议[J]. 陈猛. 北京规划建设. 2016(01)
[7]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联系[J]. 罗·范·奥尔斯,韩锋,王溪. 中国园林. 2012(05)
硕士论文
[1]后工业景观浅析[D]. 贺旺.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9962
【文章来源】:中国园林.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5 培植的“粗野”(陈尧摄)
建筑施工阶段,冷却水池被完全填埋,铁轨被拆,保留下来的工业设施成为再利用的关键性碎片——天车、火车头和传送带伫立在场地中,一些小型的工业材料如铁碗、锈钢板、耐火砖、钢板和枕木被拆卸下来,异地存放在首钢厂房中(图4)。铁轨汇聚的东侧地带为狭长的三角形,此处的料仓建筑改造后的入口标高比场地现状低约1.4m,因此建筑施工队装设临时挡墙处理地形高差。规划的消防通道围绕前庭院建筑成圈,并在料仓与转运站之间经过,连接到北庭院。原本堆放物料的北庭院,用拆除的建筑垃圾制成再生建筑骨料生态砖作为铺装,临时改造成休闲广场,保留的2架传送带支柱孤立于上(图5)。纵横交错的地下市政管网主要铺设在消防通道以及北庭院下,这使场地带有了制约乔灌木生长的隐性基因,因此新景观体系的构建,尤其是植被种类与种植位点的选择需要小心谨慎。4.2 骨骼的复写
2016年1月,景观设计公司开始介入这片景观设计范围为5.95hm2的土地。在高强度开发、建筑先行的背景下,由于建筑施工组织的工作需求、对场地工业系统整体价值的不认同,以及工业设施变卖后的经济考虑等诸多原因,户外场地不断做出让步与妥协,大量工业设施被拆除或破坏,原有的工业体系完全破碎化。同时,对工业旧址这种特征鲜明的城市空间进行改造,如何从线性逻辑的工业生产空间变为网状逻辑的城市生活空间,是景观设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因而设计师将面临“保护”与“创新”的双重挑战。2016年5月,由朱育帆教授带领的设计团队开始对西十筒仓区域进行景观设计,期间与建筑设计方、市政部门、施工团队和厂区进行了密切、频繁的创造性协作和沟通。最终落地的方案为工业旧址景观改造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其设计方法可总结为“碎片复写”。3 设计哲学:诗意复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景观复写——从空间分析到设计途径[J]. 魏方,朱育帆. 风景园林. 2019(07)
[2]从高炉供料区到奥运办公园区——首钢西十冬奥广场设计[J]. 薄宏涛. 建筑学报. 2018(05)
[3]18世纪英国废墟景观之美学探究[J]. 李溪. 风景园林. 2017(12)
[4]景观的“时空体”研究[J]. 魏方. 住区. 2017(03)
[5]首钢西十筒仓改造工程简析[J]. 杨伯寅,刘伯英. 城市环境设计. 2016(04)
[6]北京工业用地转型升级路径建设刍议[J]. 陈猛. 北京规划建设. 2016(01)
[7]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联系[J]. 罗·范·奥尔斯,韩锋,王溪. 中国园林. 2012(05)
硕士论文
[1]后工业景观浅析[D]. 贺旺.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9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42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