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江荆南三口地区水资源需求的水系连通指标阈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02:46
本文以三口为研究对象,在利用ArcGIS软件提取五期(1964、1978、1990、2008、2016年)水系结构图的基础上,从水系结构、河湖连通和河湖功能三方面开展分析,综合运用地貌学、景观生态学、图论等方法,对河流水系进行全方面的研究,从中发现变化特征和规律。运用相关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水系连通形态与水系连通功能的定量关系,并基于水资源需求界定水系连通指标阈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系结构演变。本文依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对河流进行了合理的分级。从数量特征、结构特征对水系格局进行了分析。从五个时期水系图可直观发现水系的弱化,而研究结果表明:1964年以来,水系连通格局指标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990-2008年为水系格局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河频率在此期间由0.56条/km2减少到0.46条/km2,减少率达到17.86%。水系结构指标衰减幅度到2016年有回缓之势。另外,不同等级的河流在变化上存在共性和差异性,人类对低等级河流影响更为强烈。(2)水系连通形态变化。综合运用图论方法与景观生态学,构建水系连通形态指标评价体系,并对荆南三口地区的连通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河网水系结构图提取步骤??Fig.4-1?River?network?structure?drawing?steps??
图论是利用图的性质来研究各种系统的数学方法[65]。图论以点代表事物,??用线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将河网中交汇的点称为节点,将连接节??点的边称为河链,如图4-3所示。这样就将河网概化成由节点和河链组成的图??形。根椐图论的相关理论对河网水系进彳r数学概化,利用图论的连通度概念对其??连通性进行描述,可定量评价水系结构变化对连通性的影响。??1???IV点——河链??图4-3河网河链、节点示意图??Fig.4-3?River?network?chain,?node?schematic??4.3水系形态格局与连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3.1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将河流水系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一套关于水系连??通形态的指标体系。对水系的连通形态格局的描述可以借用景观生态学中关于廊??道的描述,把河流的起源和交汇点看作节点,各节点之间的部分看作是廊道,水??系的连通使得水系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形成一个网络,对水系功能将产生进一步??21??
功能的影响既有负向,也有正向。??5.4.3水系连通功能总体评价??荆南三口河系的水系连通功能总体评价所得结果如图5-4所示,水系连通功??能变化趋势都呈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1964-2008年自然功能和综合功能联??系主值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直到2016年才稍有回升,但升幅??较小,自然功能等级仍然为“差’’级别,综合功能等级为“中等”级别。社会功??能联系主值在1964-1990年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大,在1990年依旧处于“中??等”等级,其后幵始呈缓慢上升趋势,在2016年达到“良好”等级。1964-1978??3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图论的平原河网区水系连通性评价——以常熟市燕泾圩为例[J]. 陈星,许伟,李昆朋,张其成,林松. 水资源保护. 2016(02)
[2]广州市海珠区河涌水系连通初探[J]. 陆晓玮,李倩. 广西水利水电. 2015(03)
[3]近50年长三角地区水系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 韩龙飞,许有鹏,杨柳,邓晓军,胡春生,徐光来. 地理学报. 2015(05)
[4]城市水系连通性评价体系研究[J]. 孟祥永,陈星,陈栋一,张其成,朱引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5]城市化对水系结构及其连通性的影响——以秦淮河中、下游为例[J]. 韩龙飞,许有鹏,邵玉龙,石怡. 湖泊科学. 2013(03)
[6]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J]. 宋振华,赖成光,王兆礼. 水电能源科学. 2013(04)
[7]基于水流阻力与图论的河网连通性评价[J]. 徐光来,许有鹏,王柳艳. 水科学进展. 2012(06)
[8]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下水系结构与河网连通变化分析——以苏州市中心区为例[J]. 邵玉龙,许有鹏,马爽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10)
[9]河湖水系连通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关系[J]. 崔国韬,左其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02)
[10]河湖水系连通功能及适应性分析[J]. 崔国韬,左其亭,李宗礼,窦明. 水电能源科学. 2012(02)
博士论文
[1]太湖平原水系结构与连通变化及其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D]. 徐光来.南京大学 2012
[2]平原河网地区水系结构特征及城市化响应研究[D]. 杨凯.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浦东城市化进程中的河网体系变迁与水环境演化研究[D]. 陈德超.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淮河流域水系形态结构及连通性研究[D]. 于璐.郑州大学 2017
[2]城市化发展对南昌市水系结构与河网连通性变化及其调蓄能力的影响研究[D]. 王世涛.南昌大学 2016
[3]泗河流域水系连通性评价研究[D]. 郭亚萍.山东农业大学 2016
[4]上海浦东新区城市化进程对水系结构、连通性及其调蓄能力的影响研究[D]. 沈洁.华东师范大学 2015
[5]郑州市水系连通的城市化响应研究[D]. 靳梦.郑州大学 2014
[6]上海浦东新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河网变迁特征及水系保护研究[D]. 白义琴.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31766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河网水系结构图提取步骤??Fig.4-1?River?network?structure?drawing?steps??
图论是利用图的性质来研究各种系统的数学方法[65]。图论以点代表事物,??用线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将河网中交汇的点称为节点,将连接节??点的边称为河链,如图4-3所示。这样就将河网概化成由节点和河链组成的图??形。根椐图论的相关理论对河网水系进彳r数学概化,利用图论的连通度概念对其??连通性进行描述,可定量评价水系结构变化对连通性的影响。??1???IV点——河链??图4-3河网河链、节点示意图??Fig.4-3?River?network?chain,?node?schematic??4.3水系形态格局与连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3.1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将河流水系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一套关于水系连??通形态的指标体系。对水系的连通形态格局的描述可以借用景观生态学中关于廊??道的描述,把河流的起源和交汇点看作节点,各节点之间的部分看作是廊道,水??系的连通使得水系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形成一个网络,对水系功能将产生进一步??21??
功能的影响既有负向,也有正向。??5.4.3水系连通功能总体评价??荆南三口河系的水系连通功能总体评价所得结果如图5-4所示,水系连通功??能变化趋势都呈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1964-2008年自然功能和综合功能联??系主值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直到2016年才稍有回升,但升幅??较小,自然功能等级仍然为“差’’级别,综合功能等级为“中等”级别。社会功??能联系主值在1964-1990年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大,在1990年依旧处于“中??等”等级,其后幵始呈缓慢上升趋势,在2016年达到“良好”等级。1964-1978??3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图论的平原河网区水系连通性评价——以常熟市燕泾圩为例[J]. 陈星,许伟,李昆朋,张其成,林松. 水资源保护. 2016(02)
[2]广州市海珠区河涌水系连通初探[J]. 陆晓玮,李倩. 广西水利水电. 2015(03)
[3]近50年长三角地区水系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 韩龙飞,许有鹏,杨柳,邓晓军,胡春生,徐光来. 地理学报. 2015(05)
[4]城市水系连通性评价体系研究[J]. 孟祥永,陈星,陈栋一,张其成,朱引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5]城市化对水系结构及其连通性的影响——以秦淮河中、下游为例[J]. 韩龙飞,许有鹏,邵玉龙,石怡. 湖泊科学. 2013(03)
[6]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J]. 宋振华,赖成光,王兆礼. 水电能源科学. 2013(04)
[7]基于水流阻力与图论的河网连通性评价[J]. 徐光来,许有鹏,王柳艳. 水科学进展. 2012(06)
[8]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下水系结构与河网连通变化分析——以苏州市中心区为例[J]. 邵玉龙,许有鹏,马爽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10)
[9]河湖水系连通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关系[J]. 崔国韬,左其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02)
[10]河湖水系连通功能及适应性分析[J]. 崔国韬,左其亭,李宗礼,窦明. 水电能源科学. 2012(02)
博士论文
[1]太湖平原水系结构与连通变化及其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D]. 徐光来.南京大学 2012
[2]平原河网地区水系结构特征及城市化响应研究[D]. 杨凯.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浦东城市化进程中的河网体系变迁与水环境演化研究[D]. 陈德超.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淮河流域水系形态结构及连通性研究[D]. 于璐.郑州大学 2017
[2]城市化发展对南昌市水系结构与河网连通性变化及其调蓄能力的影响研究[D]. 王世涛.南昌大学 2016
[3]泗河流域水系连通性评价研究[D]. 郭亚萍.山东农业大学 2016
[4]上海浦东新区城市化进程对水系结构、连通性及其调蓄能力的影响研究[D]. 沈洁.华东师范大学 2015
[5]郑州市水系连通的城市化响应研究[D]. 靳梦.郑州大学 2014
[6]上海浦东新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河网变迁特征及水系保护研究[D]. 白义琴.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31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3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