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技术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14:38
由于现代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影及影像采集的工具、设备的不断智能化与便捷化,也带来摄影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当代摄影逐渐成为了一项大众技术。其创作观念也从最早期的艺术化、诗意化逐渐向现在的商业化与娱乐化转变。影像大众化时代,极大的繁荣了影像的消费和应用的市场,拍摄中高度的自我实现价值,带动了广泛的大众参与,形成了一种影像的消费,带来了摄影的繁荣。但是这样一种繁荣,也孕育着影像的质量的倒退和品质的缺失,如何在当下繁荣的影像大众化时代,提升影像的创作质量和品质,也形成当下影像发展的重要话题。摄影有着自己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早期摄影从业者大部分为画家或其他门类艺术家,他们将摄影当做一种艺术表达媒介,在材质、构图、影调上不断地构思着新的可能性,作品极具个性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他们通过各种实验努力形成摄影的独特的价值。创立了许多摄影艺术专用的多样技术和方法,古典摄影印相技术由于材料的特殊、工艺复杂也使得作品不可复制创作者极具工匠精神并对作品充满敬畏。但在数码时代,人们已经将按压快门与摄影混为一谈,大部分创作者被摄影的多样化滤镜和自动化功能变成了只会按快门的机器,形成了没有任何艺术素养和思维的快门消...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发文量趋势
武汉纺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表5.1教学系统核心框架核心结构实现方式目的理论知识视频讲解让受众了解暗房工艺实操部分视频讲解+手柄交互直观感受暗房工艺使用反馈部分问卷+交互了解不同受众感受图表来源:笔者自制系统主体架构关系图如下图(如图5.1):图5.1系统板块关系示意图图片来源:笔者自制(1)理论部分:掌握各个阶段摄影暗房工艺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使受众强化对暗房工艺的基础认知,认识暗房工艺对于黑白摄影理解的重要性,提高受众学习兴趣。获取前沿的暗房知识并完善自我对于暗房工艺的认知系统,提高自我对于暗房工艺的兴趣。(2)实操部分:以VR头盔作为媒介,以VR手柄作为交互工具,利用讲解加实操的形式引导受众完成暗房工艺的体验,并得出作品。此过程主要是加强受众对暗房工艺的理解,并在实操过程中获取一些关于黑白摄影的知识。(3)反馈部分:以电子问卷的形式来获取受众的使用感受及学习成果,有利于改进系统功能和受众的自我总结与自我知识疏导。具体系统开发环节如下(如图5.2):
5沉浸式虚拟仿真暗房应用设计23图5.2开发流程示意图图片来源:笔者自制5.3传统暗房工艺虚拟实验系统组成及特征对暗房教学课程有充分的了解之后,可以看出暗房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暗房技术教学也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一种途径,这种传统动手实践的学习形式,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及创造性。研究表明,传统暗房教学课程可以开拓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现有思维,教学以自主实践为主、在教学中能很好的提高独立性与解决问题能力。将传统的专业科研精神与感性认知、个性追求等相互影响交融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素质。首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一个步骤不仅体现了理论知识重要性,也需要对事物有较强的观察、理解能力。理论知识给予实践环节更多的支持,这样在实操过程中不会有所失误。而观察能力则能感受每次冲印的不同而学习积累相关的知识。暗房教学课程不同于其它艺术课程,它的现场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学习过程。暗房现场教学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极其特殊的,每一次从胶卷到成片的呈现,都能够带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在进行冲印过程中,诸多的因素影响每一次成片的结果,学生可以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每一次的暗房学习,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个性及富有艺术性、如何提升相片的质感、如何能够学习大师的高超技艺,这些实践思考过程不仅是学生自我创作与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更是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 王奕飞.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2]技术及真实:VR纪录片的身份探讨[J]. 高天. 当代电视. 2020(02)
[3]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J]. 刘竹青.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1)
[4]虚拟现实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 傅耀威,孟宪佳. 科技中国. 2019(11)
[5]VR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石鹏明.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13)
[6]国内外VR技术研发现状综述[J]. 曹凡. 中国科技信息. 2019(05)
[7]国外建筑院校本科教学重点探析——以苏高工、巴特莱特、康奈尔等6所院校为例[J]. 陈瑾羲,刘泽洋. 建筑学报. 2017(06)
[8]国外虚拟现实的现状与趋势[J]. 曹磊. 竞争情报. 2017(02)
[9]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应用及融合现实展望[J]. 张枝实.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1)
[10]摄影本体性的回归——解读安塞尔·亚当斯摄影理论[J]. 靳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7)
博士论文
[1]虚拟实践研究[D]. 张竑.中共中央党校 2019
[2]注意引导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D]. 张德香.山东师范大学 2019
[3]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艺术设计研究[D]. 吴南妮.中央美术学院 2019
[4]现实在此终结:论数字技术时代的影像艺术[D]. 康文钟.上海戏剧学院 2019
[5]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证测评与发展战略研究[D]. 范福兰.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人机交互等待状态的用户体验研究和设计对策[D]. 胡明辉.北京理工大学 2015
[7]数字化时代中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究[D]. 张丽.华中师范大学 2015
[8]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 陶凤翔.湖南师范大学 2011
[9]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 薛会娟.浙江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数字化时代的虚拟艺术研究[D]. 刘雁楠.广西师范大学 2019
[2]数码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侯咏雪.齐鲁工业大学 2015
[3]安塞尔·亚当斯摄影艺术研究[D]. 刘康.杭州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0332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发文量趋势
武汉纺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表5.1教学系统核心框架核心结构实现方式目的理论知识视频讲解让受众了解暗房工艺实操部分视频讲解+手柄交互直观感受暗房工艺使用反馈部分问卷+交互了解不同受众感受图表来源:笔者自制系统主体架构关系图如下图(如图5.1):图5.1系统板块关系示意图图片来源:笔者自制(1)理论部分:掌握各个阶段摄影暗房工艺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使受众强化对暗房工艺的基础认知,认识暗房工艺对于黑白摄影理解的重要性,提高受众学习兴趣。获取前沿的暗房知识并完善自我对于暗房工艺的认知系统,提高自我对于暗房工艺的兴趣。(2)实操部分:以VR头盔作为媒介,以VR手柄作为交互工具,利用讲解加实操的形式引导受众完成暗房工艺的体验,并得出作品。此过程主要是加强受众对暗房工艺的理解,并在实操过程中获取一些关于黑白摄影的知识。(3)反馈部分:以电子问卷的形式来获取受众的使用感受及学习成果,有利于改进系统功能和受众的自我总结与自我知识疏导。具体系统开发环节如下(如图5.2):
5沉浸式虚拟仿真暗房应用设计23图5.2开发流程示意图图片来源:笔者自制5.3传统暗房工艺虚拟实验系统组成及特征对暗房教学课程有充分的了解之后,可以看出暗房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暗房技术教学也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一种途径,这种传统动手实践的学习形式,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及创造性。研究表明,传统暗房教学课程可以开拓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现有思维,教学以自主实践为主、在教学中能很好的提高独立性与解决问题能力。将传统的专业科研精神与感性认知、个性追求等相互影响交融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素质。首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一个步骤不仅体现了理论知识重要性,也需要对事物有较强的观察、理解能力。理论知识给予实践环节更多的支持,这样在实操过程中不会有所失误。而观察能力则能感受每次冲印的不同而学习积累相关的知识。暗房教学课程不同于其它艺术课程,它的现场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学习过程。暗房现场教学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极其特殊的,每一次从胶卷到成片的呈现,都能够带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在进行冲印过程中,诸多的因素影响每一次成片的结果,学生可以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每一次的暗房学习,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个性及富有艺术性、如何提升相片的质感、如何能够学习大师的高超技艺,这些实践思考过程不仅是学生自我创作与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更是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 王奕飞.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2]技术及真实:VR纪录片的身份探讨[J]. 高天. 当代电视. 2020(02)
[3]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J]. 刘竹青.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1)
[4]虚拟现实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 傅耀威,孟宪佳. 科技中国. 2019(11)
[5]VR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石鹏明.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13)
[6]国内外VR技术研发现状综述[J]. 曹凡. 中国科技信息. 2019(05)
[7]国外建筑院校本科教学重点探析——以苏高工、巴特莱特、康奈尔等6所院校为例[J]. 陈瑾羲,刘泽洋. 建筑学报. 2017(06)
[8]国外虚拟现实的现状与趋势[J]. 曹磊. 竞争情报. 2017(02)
[9]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应用及融合现实展望[J]. 张枝实.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1)
[10]摄影本体性的回归——解读安塞尔·亚当斯摄影理论[J]. 靳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7)
博士论文
[1]虚拟实践研究[D]. 张竑.中共中央党校 2019
[2]注意引导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D]. 张德香.山东师范大学 2019
[3]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艺术设计研究[D]. 吴南妮.中央美术学院 2019
[4]现实在此终结:论数字技术时代的影像艺术[D]. 康文钟.上海戏剧学院 2019
[5]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证测评与发展战略研究[D]. 范福兰.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人机交互等待状态的用户体验研究和设计对策[D]. 胡明辉.北京理工大学 2015
[7]数字化时代中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究[D]. 张丽.华中师范大学 2015
[8]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 陶凤翔.湖南师范大学 2011
[9]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 薛会娟.浙江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数字化时代的虚拟艺术研究[D]. 刘雁楠.广西师范大学 2019
[2]数码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侯咏雪.齐鲁工业大学 2015
[3]安塞尔·亚当斯摄影艺术研究[D]. 刘康.杭州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0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4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