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其审美内涵
发布时间:2021-12-17 21:44
本论题以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将其看作一种音乐文化现象,且站在局外人的立场,通过梳理其中的诸多现象并借助理论依据,来探析其真正的审美内涵。全文由序言、正文三个章节、结论组成,每部分都包含两节。序言作为交代说明,首先,对选题缘由、论题相关的历史背景、研究取域情况进行说明。其次,对论题的主要理论依据、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思路作综述和说明。第一章是对现象的梳理,如曲目上演的基本情况、指挥及乐团的呈现状态,以及传播、舞美、受众等方面对传播手段的具体介入方式、舞美设计以及主体性的分层情况进行具体表象的梳理。第二章将运用理论依据分析表象中音乐审美活动的特征。首先,从一度创作层面分析保留曲目中施特劳斯现象和新增曲目中“多元化”现象的审美特征;其次,从编排演绎的角度,分析指挥家与乐团在二度创作中音乐活动的审美特征;最后从三度创作层面和传播的角度,分析不同场域中的主体性体验、转录播和舞美等综合产生的审美特征,并对音乐产业中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以跨年狂欢语境作为基本前提,借助理论依据分析对典型音乐案例的审美内涵。借助联觉观念和“听感官事实”观念,归纳音乐作品在音响中呈现集“明朗”“...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相关概述
一、选题缘由
二、概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情况
三、本论题的研究取域
第二节 论题的主要理论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综述及研究思路
一、本论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论题的研究框架及思路
第一章 近十年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具体表象
第一节 曲目、指挥及乐团的基本情况
一、选曲的基本面貌
二、指挥群体的多样化构成
三、乐团动态化的编制
第二节 传媒手段、舞美及主体性分层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手段的具体介入方式
二、舞美设计和传播设计
三、场域内外的主体性分层
第二章 具体表象中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曲目、指挥及乐团表象中的审美特征
一、节日庆典:积极明朗
二、跨年狂欢:平民关怀
三、编排演绎:辞旧迎新
第二节 主体性体验及音乐产业中的审美特征
一、场域内:沉浸性的超脱感
二、场域外:情境式的视像化
三、音乐产业中的技术和功能特征
第三章 跨年狂欢语境下审美特征中的价值体现
第一节 跨年狂欢语境下呈现的美听和世俗化的美感
一、联觉与音响所呈现的“听感官事实”
二、“美是生活”体现大众娱乐的生活方式
三、神圣时刻下对“狂欢式”的巅峰体验
第二节 跨年狂欢语境下音乐的功能价值和人生意蕴的体现
一、反观“社会美学”中音乐产业体现的娱乐性社会功能
二、“文本的结构召唤”中受众对“情景交融”的体验
三、艺术管理者的艺术理想及跨年音乐会呈现的审美意象
结论
第一节 总结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审美内涵的研究心得
一、总结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审美特征
二、跨年音乐会呈现的审美意象及给出可能有真善美的价值判断
第二节 对该论题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一、以局外人的视角看西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本质问题
二、对本体论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意象”理论去透视西方音乐文化现象的进一步探索
附录一 :近十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保留曲目、新增曲目统计
附录二 :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与柏林爱乐新年音乐会、凤凰剧院新年音乐会指挥家列表
附录三 :涉及部分作曲家的简要介绍
后记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文献及官方网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中西比较中重新发现中国美育传统[J]. 刘成纪. 美术研究. 2019(04)
[2]媒介仪式视域下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J]. 赵乐. 音乐传播. 2019(01)
[3]中国音乐产业研究二十年[J]. 伊丽媛. 音乐研究. 2019(02)
[4]读书笔记Ⅰ:“音乐的耳朵”与超生物性感官——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相关内容并及赵宋光人类学本体论思想讨论[J]. 韩锺恩.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4)
[5]再论在音乐中究竟能够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第四研究[J]. 韩锺恩. 中国音乐学. 2018(03)
[6]音乐的听与美学的说——由音乐美学教学问题倒逼学科本体[J]. 韩锺恩. 人民音乐. 2018(04)
[7]审美资本主义批判[J]. 曹卫东,汪尧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8]文化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J]. 王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9]维也纳与施特劳斯家族的华尔兹[J]. 曹利群. 世界文化. 2018(02)
[10]文艺美学与审美资本主义[J]. 张盾. 哲学研究. 2016(12)
硕士论文
[1]21世纪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转播视听形态演化研究[D]. 王乙旭.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简论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文艺解读[D]. 董福君.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41002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相关概述
一、选题缘由
二、概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情况
三、本论题的研究取域
第二节 论题的主要理论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综述及研究思路
一、本论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论题的研究框架及思路
第一章 近十年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具体表象
第一节 曲目、指挥及乐团的基本情况
一、选曲的基本面貌
二、指挥群体的多样化构成
三、乐团动态化的编制
第二节 传媒手段、舞美及主体性分层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手段的具体介入方式
二、舞美设计和传播设计
三、场域内外的主体性分层
第二章 具体表象中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曲目、指挥及乐团表象中的审美特征
一、节日庆典:积极明朗
二、跨年狂欢:平民关怀
三、编排演绎:辞旧迎新
第二节 主体性体验及音乐产业中的审美特征
一、场域内:沉浸性的超脱感
二、场域外:情境式的视像化
三、音乐产业中的技术和功能特征
第三章 跨年狂欢语境下审美特征中的价值体现
第一节 跨年狂欢语境下呈现的美听和世俗化的美感
一、联觉与音响所呈现的“听感官事实”
二、“美是生活”体现大众娱乐的生活方式
三、神圣时刻下对“狂欢式”的巅峰体验
第二节 跨年狂欢语境下音乐的功能价值和人生意蕴的体现
一、反观“社会美学”中音乐产业体现的娱乐性社会功能
二、“文本的结构召唤”中受众对“情景交融”的体验
三、艺术管理者的艺术理想及跨年音乐会呈现的审美意象
结论
第一节 总结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审美内涵的研究心得
一、总结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审美特征
二、跨年音乐会呈现的审美意象及给出可能有真善美的价值判断
第二节 对该论题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一、以局外人的视角看西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本质问题
二、对本体论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意象”理论去透视西方音乐文化现象的进一步探索
附录一 :近十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保留曲目、新增曲目统计
附录二 :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与柏林爱乐新年音乐会、凤凰剧院新年音乐会指挥家列表
附录三 :涉及部分作曲家的简要介绍
后记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文献及官方网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中西比较中重新发现中国美育传统[J]. 刘成纪. 美术研究. 2019(04)
[2]媒介仪式视域下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J]. 赵乐. 音乐传播. 2019(01)
[3]中国音乐产业研究二十年[J]. 伊丽媛. 音乐研究. 2019(02)
[4]读书笔记Ⅰ:“音乐的耳朵”与超生物性感官——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相关内容并及赵宋光人类学本体论思想讨论[J]. 韩锺恩.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4)
[5]再论在音乐中究竟能够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第四研究[J]. 韩锺恩. 中国音乐学. 2018(03)
[6]音乐的听与美学的说——由音乐美学教学问题倒逼学科本体[J]. 韩锺恩. 人民音乐. 2018(04)
[7]审美资本主义批判[J]. 曹卫东,汪尧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8]文化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J]. 王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9]维也纳与施特劳斯家族的华尔兹[J]. 曹利群. 世界文化. 2018(02)
[10]文艺美学与审美资本主义[J]. 张盾. 哲学研究. 2016(12)
硕士论文
[1]21世纪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转播视听形态演化研究[D]. 王乙旭.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简论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文艺解读[D]. 董福君.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41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4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