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论V.S.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

发布时间:2021-12-30 17:42
  V.S.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2018)是当代颇负盛名的跨文化作家。漂泊是奈保尔生命的基调,个人的流散经验和流动变化的世界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和泉源。他对漂泊的书写往往从个体的生存体验切入,而殖民活动的文化遗存、现代的移民大潮和全球化的一体化趋势则成为作品的背景环境,或构成作品主要情节要素。本文围绕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展开研究,首先追溯了其小说漂泊意识的源流,接着分析其在文本中的时空呈现,再深入至精神领域进行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最后探讨了其创作中所渗透的漂泊意识的价值内涵。论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奈保尔的生平和创作;梳理了国内外奈保尔研究的现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并重点界定了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第一章集中对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进行溯源,分别从个人经历、时代语境和文学视阈三个角度追溯其漂泊意识产生的独特背景。第二章集中关注奈保尔小说空间环境和时间叙事流露出的无根感,从时空视角展示其漂泊意识的文本呈现。贫乱失序的“幽暗国度”与陌生疏离的“自由国度”诱发了难以安顿的空间生存体验,而时间的穿越、中断与循环重复的安...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奈保尔及其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溯源
    第一节 奈保尔的漂泊人生
        一、在多元文化中寻觅心灵居所
        二、漫游世界中的漂泊体验
    第二节 奈保尔漂泊的时代语境
        一、殖民地与前殖民地的景观相似性
        二、移民的命途:漂泊流徙
    第三节 文学视阈中的漂泊意识
第二章 漂泊意识的时空呈现
    第一节 难以安顿的空间生存体验
        一、“幽暗国度”:贫乱失序的世界
        二、“自由国度”:陌生疏离的世界
    第二节 无奈陷入的时间圈套
        一、穿越时间:用意识流揭示困局
        二、切断时间:没有结局的人生
        三、循环时间:深化窘困体验
第三章 无根漂泊的精神状态
    第一节 边缘处境下的荒诞模仿
        一、在贫乏生存中盲目模仿
        二、在自我觉知中深陷模仿
    第二节 飘转人生中的身份迷失
        一、混杂文化中的认同危机
        二、错乱身世中的建构难题
    第三节 追寻历程中的困惑与顿悟
        一、有限的环境与超越性的追求
        二、从个体漂泊到人类本体性流浪
第四章 奈保尔小说漂泊意识的价值内涵
    第一节 面向世界的开放视界
        一、世界主义的发展指向
        二、游离中心的冷峻检阅
    第二节 基于个体的生存关怀
        一、以诚实为经,以良知为纬
        二、生存意义的哲学探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维·苏·奈保尔的第三世界观与普世文明论辨析[J]. 高照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7(03)
[2]《抵达之谜》的叙事时间研究[J]. 栗彩平.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5)
[3]流散视野下的奈保尔小说叙事艺术[J]. 张惠玲.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3)
[4]漂泊在“第三空间”——奈保尔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文体风格概述[J]. 李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02)
[5]后殖民生态视域中的奈保尔“印度三部曲”研究[J]. 张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6]论奈保尔《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讽刺怪诞[J]. 胥维维.  当代文坛. 2014(06)
[7]《抵达之谜》中的叙事视角与空间迷思[J]. 王丽亚.  当代外国文学. 2014(04)
[8]西方文论关键词 世界主义[J]. 王宁.  外国文学. 2014(01)
[9]抵达之谜的破解与历史性的诠释——奈保尔的《抵达之谜》中的“空间”内涵研究[J]. 周桂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10]探析奈保尔小说《抵达之谜》中的意象[J]. 陈蕊.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7)

博士论文
[1]从后殖民主义到世界主义[D]. 姚晓鸣.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2]V·S·奈保尔后期创作研究[D]. 俞曦霞.上海师范大学 2013
[3]解放政治与后殖民文学[D]. 王旭峰.南开大学 2009
[4]奈保尔的文化身份与叙事语言[D]. 刘毅.华中科技大学 2008
[5]漂游在现实与虚幻之间[D]. 王刚.北京语言大学 2008
[6]后殖民身份:V.S.奈保尔小说研究[D]. 周敏.河南大学 2007
[7]奈保尔笔下的后殖民世界[D]. 高照成.苏州大学 2006
[8]论V.S.奈保尔的空间书写[D]. 潘纯琳.四川大学 2006
[9]形上追求:人类生存理念的哲学阐释[D]. 王会平.吉林大学 2004
[10]奈保尔小说的后殖民解读[D]. 邓中良.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论奈保尔小说的时空特征[D]. 沈晓涵.山东大学 2019
[2]奈保尔中期创作的转向[D]. 徐文丽.南京大学 2017
[3]后殖民境遇中的漂泊—V.S.奈保尔飞散主题写作研究[D]. 贺少敏.西北师范大学 2016
[4]“悬置”与“漂移”中的伦理选择[D]. 黄丽菲.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河湾》中的叙事时间解读[D]. 杨文.西北师范大学 2013
[6]论V.S.奈保尔的游记文学[D]. 王丹.南京大学 2013
[7]论V.S.奈保尔小说中模仿者的文化身份[D]. 赵德娟.南京大学 2013
[8]论维·苏·奈保尔小说中的空间生产[D]. 郎静.兰州大学 2013
[9]本土视角与边缘维度[D]. 赖丹琪.浙江大学 2011
[10]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 邓婉.辽宁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58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58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9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