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12:02
本文关键词: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是在特定历史中形成并保存至今的传统乡村聚居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社会价值。广府古村落作为岭南地区一个分支,其村内传统景观元素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乡土文化的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府地区许多富有鲜明特色的古村落受到强烈的外来文化冲击,村落中的传统景观元素更是遭到破坏或者面临消失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对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调研广府地区20多个古村落中的传统景观元素作为研究对象,从形态、功能、文化、艺术等角度对其进行特质与内涵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得出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围、内容、方法、框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研究方法和预期研究成果做了可行性研究和预期成果分析。第二章阐述了景观元素的形成原因,从自然地理、气候情况、水文植被、自然资源的自然环境因素和宗族制度、风水文化、民俗文化和社会经济等社会人文因素说明对村落传统景观元素形成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山水、植物、农田、场地、建筑、设施与小品、街巷等景观元素,从形态、功能、文化、艺术等方面研究了它们的特质与内涵。第四章以古村落建筑的细部元素为分析点,得出其内涵与特质。第五章为结论与讨论,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得出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研究表明,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形成上,受地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二是从整体上,传统景观元素的主旋律为拥有自身的实用性特质;三是形态上,传统景观元素具有美学价值、优化景观的作用;四是文化上,表现出强烈的风水、封建礼教、重文运意识,体现了村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五是历史价值上,可反映历史问题;六是装饰上,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在装饰形态上,类型多种多样;装饰手法上,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处理,使功能、结构材料和艺术达到协调统一;题材内容上,历史现实主义、自然山水与抽象图案表现相结合;装饰表现上,体现了广府的地方特色和形象多样化的风格;装饰位置上,重点与一般结合。总而言之,通过对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研究,总结得出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为广府古村落的保护、旅游开发、传承历史文脉等有重要作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广府地区 古村落 传统景观元素 内涵 特质
【学位授予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2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 研究综述12-16
- 1.2.1 相关概念及理论12-13
- 1.2.2 国外研究状况13-15
- 1.2.3 国内研究状况15-16
- 1.3 研究范围16-20
- 1.3.1 空间范围16-18
- 1.3.2 时间范围18-19
- 1.3.3 研究对象19-20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20-23
- 1.4.1 研究内容20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0
- 1.4.3 独创新颖之处20-21
- 1.4.4 研究方法21-22
- 1.4.5 技术路线图22-23
- 1.5 可行性和预期研究成果23
- 1.5.1 可行性23
- 1.5.2 预期研究成果23
- 1.6 小结23-24
- 第二章 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形成的原因24-29
- 2.1 自然环境因素24-25
- 2.1.1 地理环境24
- 2.1.2 地形地貌24
- 2.1.3 气候情况24-25
- 2.1.4 水文植被25
- 2.1.5 自然资源25
- 2.2 社会人文因素25-28
- 2.2.1 历史沿革26
- 2.2.2 宗族制度26
- 2.2.3 风水文化26-27
- 2.2.4 民俗信仰27
- 2.2.5 广府经济27-28
- 2.3 小结28-29
- 第三章 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29-66
- 3.1 山水29-32
- 3.2 植物32-38
- 3.3 农田38
- 3.4 场地38-40
- 3.5 建筑40-52
- 3.5.1 民居40-43
- 3.5.2 祠堂43-44
- 3.5.3 书塾44-46
- 3.5.4 门楼牌坊46-49
- 3.5.5 碉楼炮房49
- 3.5.6 文塔49-51
- 3.5.7 古庙51-52
- 3.6 设施与小品52-58
- 3.6.1 暗渠、明渠52-53
- 3.6.2 排水管、排水孔53-54
- 3.6.3 水井54-55
- 3.6.4 麻石凳55-56
- 3.6.5 照壁56-57
- 3.6.6 碑石57-58
- 3.6.7 村胆石58
- 3.6.8 石敢当58
- 3.7 街巷58-63
- 3.7.1 街巷结构59-60
- 3.7.2 街巷尺度60
- 3.7.3 街巷铺装60-61
- 3.7.4 街巷文化内涵61-63
- 3.8 小结63-66
- 第四章 古村落建筑细部元素的特质与内涵66-83
- 4.1 建筑局部构件66-75
- 4.1.1 墙体66-69
- 4.1.2 柱础69-70
- 4.1.3 门70-71
- 4.1.4 窗71-72
- 4.1.5 屋脊72-75
- 4.2 建筑装饰工艺75-81
- 4.2.1 木雕75-76
- 4.2.2 石雕76-77
- 4.2.3 砖雕77-78
- 4.2.4 灰塑78-80
- 4.2.5 陶塑80-81
- 4.3 小结81-83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83-88
- 5.1 主要结论83-86
- 5.2 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86
- 5.3 不足之处及展望86-88
- 致谢88-89
- 参考文献89-9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3-94
- 附录(图片表格目录)94-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忠;刘家明;柴达;;基于文化生态旅游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后沟古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5年09期
2 杜晓芬;;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究——以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古镇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6期
3 熊阳漾;;城市中景观特质的保留与再设计研究——以光谷中心景观设计为例[J];江西科学;2015年02期
4 傅娟;冯志丰;蔡奕e
本文编号:404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0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