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中平面展品的照明设计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术馆中平面展品的照明设计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社会,美术馆已象征着一个区域的综合实力,是地标性建筑之一,越来越多的人也将参观美术馆作为自己休闲娱乐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原因:我国目前在政策方面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活力和繁荣;在民生方面,人民的精神需求和艺术需求不断增长。综合这些时期特征,可以看出美术馆类事业必将迅速发展。美术馆兼具着艺术品的展示与收藏,艺术展品的展出效果对于参展者而言意味着参展体验是否理想,所以美术馆中的展品照明十分重要,决定着展品的展示效果和参展者的视觉体验感受。但我国相关事业起步较晚,根据相关调研,我国美术馆的照明设计存在着基础薄弱、照度偏高、有一定眩光、对自然光的应用有待提高、展品的照明效果并没有达到最佳理想效果等问题。为了提高美术馆中的光环境,为艺术展品提供理想的照明效果,为参展者带来理想的参展体验,本文主要以美术馆中艺术展品的一大类“平面展品”为研究对象,讨论平面展品的照明设计。从参展者的视觉心理特性、美术馆的照明方式以及色温、照度、显色性、光束角、入射角度、眩光防止、展品防护等应用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理论结合实践,通过桥头堡艺术馆群3号展馆的案例进行实践设计。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可以对美术馆中平面展品的照明设计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出适宜的技术方法和应用原则,解决照明设计如何为平面展品提供理想的照明展示效果,使参展者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为新兴并蓬勃发展的美术馆事业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美术馆 平面展品 照明设计 照明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113.66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课题来源12-13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13-15
- 1.2.1 研究内容13-14
- 1.2.2 研究方法14
- 1.2.3 研究框架14-15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5
- 1.3.1 研究目的15
- 1.3.2 研究意义15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4.1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4.2 国外研究现状17-19
- 第2章 美术馆、平面展品的界定与参展者视觉特性分析19-23
- 2.1 美术馆的界定19
- 2.2 平面展品的界定19-20
- 2.3 视觉心理理论基础20-23
- 2.3.1 视觉特性20
- 2.3.2 暗适应分析20-23
- 第3章 美术馆中平面展品的照明方式与应用分析23-63
- 3.1 照明方式分析23-27
- 3.1.1 自然采光为主的照明方式23-24
- 3.1.2 人工照明为主的照明方式24-25
- 3.1.3 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照明方式25-27
- 3.2 自然采光的照明方式分析27-38
- 3.2.1“天顶采光”方式分析27-30
- 3.2.2“侧顶采光”方式分析30-32
- 3.2.3“侧窗采光”方式分析32-34
- 3.2.4“高侧窗采光”方式分析34-36
- 3.2.5 自然采光环境下对展品的防护36-37
- 3.2.6 自然采光方式的小结37-38
- 3.3 人工照明方式的分析38-63
- 3.3.1 美术馆中高效舒适的人工照明因素分析38-40
- 3.3.2 平面展品照明中人工光源的选择40-43
- 3.3.3 色温选择与分析43-46
- 3.3.4 显色性分析46-49
- 3.3.5 照度与对比度49-51
- 3.3.6 入射角度与光源距离分析51-55
- 3.3.7 光束角的分析55-58
- 3.3.8 展墙与其光照特性58-59
- 3.3.9 眩光控制59-61
- 3.3.10 人工照明环境下对展品的防护61-62
- 3.3.11 人工照明方式的小结62-63
- 第4章 美术馆中照明设计的作用分析63-65
- 4.1 光照需求63
- 4.2 美学角度63
- 4.3 精神领域63-65
- 第5章 设计实践——桥头堡艺术馆群3号展馆照明设计65-76
- 5.1 展馆简介65-66
- 5.2 设计描述66
- 5.3 照明与人工光源标准66
- 5.4 照明设计方案阐述66-70
- 5.5 照明质量展示70-76
- 结论76-78
- 附录Ⅰ 常见平面展品的常规尺寸汇总78-80
- 参考文献80-82
- 致谢82-8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个照明设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建筑创作;2004年06期
2 郝洛西;照明设计[J];时代建筑;2004年05期
3 高飞;;中国照明设计师高级研修班照明设计评审会在北京召开[J];照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4 ;“照明设计”杂志10年来照明作品评选活动在沪颁奖[J];光源与照明;2011年03期
5 王梓宇;;浅析星级酒店照明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09期
6 顾振国;;谈合理的照明设计[J];建筑电气;1983年01期
7 王谦甫;北京长富宫中心照明设计实例[J];照明工程学报;1989年02期
8 刘桂芳,,刘莉;照明设计与节能[J];低温建筑技术;1996年02期
9 陈大华;博物馆和展览场所的照明设计(二)——博物馆和艺术馆展品照明[J];灯与照明;2000年01期
10 陈仲林,刘炜,杨春宇,刘波;体育场照明设计中节能新方法[J];照明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强;;照明设计人才现状及培养[A];山东照明学会照明山东学术论文集(2010)第一卷第1期[C];2010年
2 常志刚;;照明设计作为一个学科的思考[A];海峡两岸第十二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5年
3 李林枫;;医院照明设计简谈[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罗红;;上海安亭汽车城汽车博物馆展区照明设计[A];上海市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上海市照明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常志刚;牟宏毅;张亚婷;;契合——照明设计本质的重归[A];中国照明工程二十年专刊[C];2012年
6 袁宗南;;“山水心灯”上海世界博览会-台湾馆照明设计[A];海峡两岸第十六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9年
7 常志刚;;光视空间概念与照明设计的还原[A];海峡两岸第十二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5年
8 许东亮;;照明设计业务的尝试[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9 丁平;;凯德置地(中国)大厦照明设计[A];2007年中国(厦门)LED照明与装饰论坛暨城市夜景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时光;;从绿色照明理念谈照明设计实践[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小华;雷士图谋整合国内照明设计师资源[N];国际商报;2005年
2 记者 马生泓;许东亮:光的尊严从设计开始[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仰光;灯光与建筑创作照明设计基础培训班第一期在同济大学开课[N];消费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申;我国照明设计行业在光辉中阔步前行[N];中华建筑报;2010年
5 广东建设报见习记者 谭抒茗;林ng金照明设计首要满足心理需求[N];广东建设报;2011年
6 韩陶;探索照明设计的前卫理念[N];建筑时报;2008年
7 业之峰装饰北京分公司首席设计师 王华;照明设计应提升档次掌握风格[N];消费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马生泓;蔡孟:光的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N];中华建筑报;2011年
9 ;时尚主题与照明设计[N];中国服饰报;2013年
10 王奕;酒店照明设计漫谈[N];中国旅游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志刚;基于光视空间概念的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琴琴;家具企业独立专卖店照明设计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王春磊;科技馆展示照明设计实践探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3 侯张涛;美术馆中平面展品的照明设计应用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4 车俊英;高职高专院校照明设计专业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贺恋;山地城市照明设计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维雍;博物馆临时展陈的照明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7 朱瑛;室内照明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艳;地铁内部空间照明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时洁;宾馆及酒店照明设计[D];青岛大学;2006年
10 杜贝贝;地铁车站室内艺术照明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美术馆中平面展品的照明设计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2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