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1980年以来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10:02
【摘要】:1980年后,宽松的创作环境及活跃的文化氛围为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这一时期的画家在创作中摆脱了固有的思维,创作出了优秀的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艺术作品。这一时期的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作品,无论在主题表现、人物造型还是情感表达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论文主要对1980年以来的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进行较系统与深入的研究,以此来弥补美术界对这一题材美术创作中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对新疆现当代美术研究具有理论建构的价值与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对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该题材艺术创作的背景,重点对1980年以来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的发展进行分析、论述。1980年以来的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的发展低迷期;1990年代的创作活跃期;新世纪以来的持续发展期。第二部分,论述1980年以来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的艺术特征,主要从主题表现、人物造型、情感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主题表现方面,画家们以弘扬兵团精神为主题,塑造了突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乐观积极”兵团精神的兵团人形象;在人物造型上,受西方写实造型观念和中国画“意象性”造型的影响,人物造型偏向具象性和意象性;在情感表达上,画家们通过“兵团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画面“场景”的设计,表达出对兵团人的赞颂、感激、敬佩之情。第三部分,论述1980年以来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
【图文】:

兵团,美术作品,兵团人,木刻版画


兵团美术的发展同样也对整个兵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兵团美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衍生出来的美术作品,不仅仅刻画了当时兵团人的生活状态,更多描绘的是兵团人以兵团精神为载体的理想追求。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的繁荣与发展,必然与前期兵团美术的创作基础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兵团成立初期(1954 年-1965 年)各大院校毕业的高等美术人才作为支边青年来到兵团,因为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美术人才的加入,兵团美术创作的道路得以拓宽、创作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衍生出的美术作品在兵团美术史上影响深远。这一时期的创作题材主要是对革命建设的歌颂,表现兵团生产建设使荒漠到良田的变化,表现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场景,表现的人物都是富有强烈革命精神的英雄人物,如毛德慧的木刻版画《青春》(图 1)、黄戈捷的木刻版画《保卫丰收》(图 2)表现的都是兵团军垦战士的英雄形象,并且通过研究分析画面内容,发现这一时期表现人物的作品中以女性题材最为突出,这说明了在兵团女性和男性是一样的,也参与劳动生产,从侧面显示了在兵团女性和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也是兵团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一时期兵团的美术作品与全国美术作品中展现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流”[6]的思想基本一致,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跟随艺术家思想的转变而转变。

尺寸,兵团


兵团美术的发展同样也对整个兵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兵团美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衍生出来的美术作品,不仅仅刻画了当时兵团人的生活状态,更多描绘的是兵团人以兵团精神为载体的理想追求。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的繁荣与发展,必然与前期兵团美术的创作基础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兵团成立初期(1954 年-1965 年)各大院校毕业的高等美术人才作为支边青年来到兵团,因为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美术人才的加入,兵团美术创作的道路得以拓宽、创作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衍生出的美术作品在兵团美术史上影响深远。这一时期的创作题材主要是对革命建设的歌颂,表现兵团生产建设使荒漠到良田的变化,表现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场景,表现的人物都是富有强烈革命精神的英雄人物,如毛德慧的木刻版画《青春》(图 1)、黄戈捷的木刻版画《保卫丰收》(图 2)表现的都是兵团军垦战士的英雄形象,并且通过研究分析画面内容,发现这一时期表现人物的作品中以女性题材最为突出,这说明了在兵团女性和男性是一样的,也参与劳动生产,从侧面显示了在兵团女性和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也是兵团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一时期兵团的美术作品与全国美术作品中展现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流”[6]的思想基本一致,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跟随艺术家思想的转变而转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凡;李景全;;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合法性及潜在合法性危机探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园;;兵团屯垦戍边文献资源保护与服务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3 付爱琴;;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使命的新内涵和新要求[J];兵团建设;2010年07期

4 ;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研究机构及研究领域[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梁红军;;兵团屯垦戍边思想的新发展[J];当代兵团;2014年10期

6 赵子芳;;论改革开放30年视域下的兵团屯垦戍边事业[J];兵团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7 王运华;;为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J];兵团建设;2001年12期

8 庄超群;发挥志书功能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服务[J];中国地方志;1999年01期

9 杨宏伟;;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09期

10 杨宏伟;;论新疆兵团屯垦戍边经济模式的构成要素[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珍;李全玲;;党领导兵团屯垦戍边实践的基本经验[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C];2011年

2 李开全;;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治理边疆的历史考察——从兵团屯垦戍边看国家对边疆的治理[A];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做军垦精神的播火者——记农四师关工委主任谢睦森[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材料汇编[C];2005年

4 曾路;;兵团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茜;让职工群众过上好日子[N];兵团日报(汉);2017年

2 通讯员 师荷;一八五团红色旅游渐成风景[N];兵团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马林 通讯员 王虎;兵团屯垦戍边能力不断增强[N];兵团日报(汉);2007年

4 李瑞 赵秋菊;红星二场陈列馆跻身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N];兵团日报(汉);2006年

5 本报记者 雷茂盛 王喜梅;推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再上新台阶[N];中国改革报;2013年

6 记者 赵华;交通为兵团屯垦戍边铺平道路[N];兵团日报(汉);2006年

7 记者 马林 邓丽慧;援疆省市媒体记者热议兵团屯垦戍边伟业[N];兵团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罗全 郑依;为创造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美好未来谱写青春篇章[N];兵团日报(汉);2014年

9 记者 张富强;重视民生加大力度减轻职工负担 加快发展增强兵团屯垦戍边实力[N];兵团日报(汉);2007年

10 葛剑;深入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 不断开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新局面[N];兵团日报(汉);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雪;1980年以来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研究[D];新疆艺术学院;2019年

2 汪建兵;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戍边[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魏丽琴;魏晋南北朝高昌屯垦及对兵团屯垦戍边的启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33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33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1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