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米莱斯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15:13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兴起了一场艺术改革运动,并形成了该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流派---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由约瀚·埃佛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等人为其始创者,以反对工业化、实利主义和学院精神。在经历拉斐尔前派时期和脱离拉斐尔前派之后的时期,米莱斯的艺术作品都是当时画坛备受瞩目的,这表现在绘画题材方面的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技法上对古典技法的熟稔,圣经故事、诗歌题材、生活场景种种题材皆为所长。本文绪论摄领全文,探索的主题背景及内容作为全文的基础,由此产生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第二章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第三章探究影响米莱斯绘画创作的一些主客观因素,例如成长环境、博采众长以及当时艺术环境的影响;第四章探讨米莱斯作品的取材主要来源于哪几个方面并用其绘画作品作为支撑,像宗教题材、诗歌题材、戏剧题材、现实生活题材如何一一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毕竟因为选取题材的不同,画面蕴含的意义就会不一样;第五章深入研究和探讨米莱斯绘画语言体现在哪些方面,也是本文重点所在。米莱斯通过他在油画技法上的突破、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和“真实的”创作方式如何运用和体现在他的作品上。最后一部分总结米莱斯作品的艺术价值在美学、经济、社会上的呈现,以及米莱斯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对艺术的思考和展望。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拉斐尔前派作品的特征表现和作品解读方面,缺乏对米莱斯全方位针对性研究。本文会对米莱斯的作品进行一次大致梳理及进一步地探讨米莱斯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思想,并分析米莱斯的艺术主张的独到之处,望填补国内对于米莱斯绘画作品研究的不足。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3
【部分图文】:

油画


⑧他的代表作《裸女》(如图3.1)中调和出的真实颜色受到了学院派画家们的一度夸奖,而且米莱斯在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也是埃蒂的粉丝。在米莱斯早期的历史主题作品《西蒙与伊芙琴莉娅》(Cymon and Iphigenia) (如图3.2)上可以看出,人物色彩的丰富细腻、人物造型准确、低视角构图和历史题材是深受埃蒂影响的。对于那时19岁的米莱斯来说,展示出扎实的绘画功底、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绘画技法是一直备受关注的。在他后期的绘画中,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都⑥(英)威廉·冈特著,肖聿译.《拉斐尔前派的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 25 页⑦威廉·埃蒂(William Etty):1787.3.10–1849.11.13,英国首位重要的裸体画和静物画画家。图 3.1 裸女 油画 1830 年 图 3.2 西蒙与伊芙琴?

西蒙,油画,莱斯


表作《裸女》(如图3.1)中调和出的真实颜色受到了学院派画家们的一度夸奖,而且米莱斯在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也是埃蒂的粉丝。在米莱斯早期的历史主题作品《西蒙与伊芙琴莉娅》(Cymon and Iphigenia) (如图3.2)上可以看出,人物色彩的丰富细腻、人物造型准确、低视角构图和历史题材是深受埃蒂影响的。对于那时19岁的米莱斯来说,展示出扎实的绘画功底、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绘画技法是一直备受关注的。在他后期的绘画中,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都⑥(英)威廉·冈特著,肖聿译.《拉斐尔前派的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 25 页⑦威廉·埃蒂(William Etty):1787.3.10–1849.11.13,英国首位重要的裸体画和静物画画家。图 3.1 裸女 油画 1830 年 图 3.2 西蒙与伊芙琴尼娅 油画 1848 年

油画,莱斯


“映像:扬·凡·艾克和拉斐尔前派”的回顾展中,系统梳理了扬·凡·艾克对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们的影响,米莱斯也毋庸置疑的包括其中,因为米莱斯早期作品《玛莲娜》(如图3.4)作为受扬·凡·艾克《阿诺菲尼的婚礼》(The ArnolfiniPortrait)(如图3.3)显著影响的代表作品参与在此次展览。我们能够看到艾克的作品激发了以米莱斯为代表的先锋团队去沿用了对自然细节描绘栩栩如生的艺术风格,还有对凸透镜暗喻用法的继承和发扬。在作品《玛莲娜》中可以看到清晰的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像极度逼真的镶嵌画、人物服饰细节和唯美主义风格体现等。中世纪虽然已过去数百年,但是米莱斯为了弘扬中世纪的艺术理念,一直恪守中世纪的绘画语言贯穿在他的终身艺术作品中,所以中世纪时期的艺术对米莱斯的绘画语言提供了有利参考。另一位对米莱斯有所启发的是十七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Velázquez)。这位是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肖像作品不仅对米莱斯的作品有影响,还影响了爱德华·莫奈(Edouard Monet)和奥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在1868年,米莱斯为了满足市场对肖像作品的需求,模仿其偶像委拉斯开兹的《玛格丽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如图3.5)作了一幅《怀念委拉斯开兹》(Souvenirof Velázquez)(如图3.6)。我们可以对比两幅画,可以发现相似的作品构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陶宇;温和的反叛——拉斐尔前派艺术研究[J];美术观察;2003年09期

2 J·罗斯金;关于拉斐尔前派的通信[J];世界美术;1980年03期



本文编号:2844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44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