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山水精神 ——中国式油画探微

发布时间:2021-03-27 17:18
  自油画艺术传入中国,艺术家就探索对其进行中国文化的改造和转换,试图建立中国式的油画体系。而在油画中融入中国传统的山水精神,则是改造和转换的一个重要特征。油画作为一个外来艺术语言,既然引入中国就必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的山水精神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中国油画融入山水精神成为构建中国式油画最恰当的途径。中国式油画是中国油画家利用西方艺术语言的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发挥西方油画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植入了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作为中国油画民族化进程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山水精神的融入也许可以成为对中国油画民族化瓶颈的突破。本文主要论述以山水精神架构中国式油画,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价值,了解本民族深层文化美学特征,以传统艺术精神融合西式油画,塑造中国油画的崭新形象,树立中国油画的民族气派。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山水精神研究概述
    2.1 山水精神概述
    2.2 山水精神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2.2.1 山水精神的理论渊源
        2.2.2 山水精神的理论发展
第3章 艺术语境下的山水精神
    3.1 山水精神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3.2 油画家对山水精神的追求
第4章 以山水精神构建中国式油画
    4.1 气韵生动
    4.2 意境
    4.3 生命精神
    4.4 意象
    4.5 畅神比德
    4.6 诗意
第5章 山水精神的当代意义
    5.1 中西融合的新思考
    5.2 中国式油画的文化维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及其对中国山水艺术的影响[J]. 陈池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比德思维——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J]. 长北.  艺术百家. 2010(06)
[3]论“气韵”与“格式塔质”的共通性[J]. 金成辉.  艺术研究. 2010(01)
[4]略论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之嬗变[J]. 李俊.  东南文化. 2010(01)
[5]《古画品录》与“气韵生动”——谢赫绘画美学思想简析[J]. 徐博.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05)
[6]意象油画形式思考[J]. 刘岱兵,赵振山.  科技致富向导. 2008(10)
[7]当代中国画的历史抉择[J]. 舒士俊.  荣宝斋. 2006(05)
[8]中国油画风景中的山水精神[J]. 谢金田.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08)
[9]“气韵”释义[J]. 潘繁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10]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J]. 詹建俊.  美苑. 2006(01)

博士论文
[1]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 李春娟.浙江大学 2007
[2]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比德观[D]. 徐东树.南京艺术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论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写意倾向[D]. 朱庆.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3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03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