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苏州水印木版画源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05:01
  苏州历史渊远流长、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苏州版画也是在这块土地上孕育而生。苏州水印木版画由于刻版印书业的繁荣兴盛而产生大量优秀的佛教、戏曲、小说木版画插图及久负盛名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使苏州在我国古代版画史上写下了十分辉煌的一页。现当代苏州水印木版画经过五十年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在国际、国内较有影响的“版画群体”,为当代版画史添上浓重的一笔。本文探析从影响苏州水印木版画形成的自然环境出发,及探究苏州水印木版画形成的经济条件与物质基础并对其产生的文化底蕴进行探索,分析了苏州水印木版画从宋元、明清、民国、现当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并对苏州水印木版画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除了对苏州水印木刻从古至今的主要版画家介绍之外,还把苏州水印木版画与其他地区版画群体进行比较,系统地、整体地研究分析苏州水印木版画的渊源与发展。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苏州水印木版画源流研究


唐首卷扉页画《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图》

观世音,菩萨,木刻版画,喜神


由于经济的发展、手工技术的提高、文学艺术的繁荣使得木刻版画发展。而此时为适应民众的需求,木刻版画除书、营造法式、针灸图以及小说的插图等还涉、子、集等,刻本繁多。宋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四美图》、《博古图》、南宋嘉熙二年(1238 年)喜神普》(如图 2)等的出现揭示了中国版画从单独立版画发展,也可以看出宋代雕刻技术的发。元代木刻印刷技术越来越精湛,从单一的墨版发展演进到朱墨双色套印。(图 3、4、5、6的作品)图 2《梅花喜神普

金代,木刻版画,喜神,中国版画


由于经济的发展、手工技术的提高、文学艺术的繁荣使得木刻版画发展。而此时为适应民众的需求,木刻版画除书、营造法式、针灸图以及小说的插图等还涉、子、集等,刻本繁多。宋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四美图》、《博古图》、南宋嘉熙二年(1238 年)喜神普》(如图 2)等的出现揭示了中国版画从单独立版画发展,也可以看出宋代雕刻技术的发。元代木刻印刷技术越来越精湛,从单一的墨版发展演进到朱墨双色套印。(图 3、4、5、6的作品)图 2《梅花喜神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十世纪中国版画的语境转换[J]. 齐凤阁.  文艺研究. 1997(06)



本文编号:3106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06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0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